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罗霞
1月29日上午,在省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高票通过了省“两院”报告。
会议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法院、检察院在过去一年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服务中心大局、保障经济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给予充分肯定。在纷纷点赞“两院”报告的同时,代表委员们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关键词】依法战疫
【报告原文】
省高院:出台11项审判指导意见,发布打击涉疫犯罪10大典型案例。在全国法院率先开放诉讼服务中心,网上立案11.3万件、在线开庭1.2万场。全省法院7000余名干警争当抗疫“逆行者”。
省检察院:紧急动员全省1260名检察干警深入社区、入驻企业,助力联防联控、复工复产;连发4个指导性文件、12个涉疫典型案例,并对所有涉疫案件统一审查把关。依法起诉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等涉疫犯罪685人。
【热评】
省政协委员、岳阳市临湘市工商联主席邓纬:
“两院”报告篇幅虽不长,但内容丰富,亮点纷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两院”闻声而动,紧急动员干警数千名,积极参与联防联控。及时出台涉疫情案件办理指导性意见,发布打击涉疫典型案例,为依法“战役”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也体现了司法机关的政治担当。
【关键词】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报告原文】
省高院:依法审结民商事案件51.4万件,标的金额5845亿元。出台服务“六稳六保”“三高四新”、自贸试验区建设等23个指导意见。快审快结涉企案件15.7万件,审结民间借贷、金融借款等纠纷12.2万件。
省检察院:护航民营企业发展。出台服务民营企业改革发展“20条意见”。起诉侵犯企业专利权、商业秘密等犯罪356人。对涉经营类犯罪综合考量逮捕、起诉、羁押必要性,依法不批捕781人、不起诉2044人,建议解除或变更强制措施137人。
【热评】
省人大代表、湖南蔬益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四玲:
法治是最佳的营商环境。“两高”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护航员”, 坚持把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作为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为新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法治环境,受到企业家欢迎。
【关键词】司法为民
【报告原文】
省高院:全省143家法院均建成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基层法院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站1337个,对接调解组织1711个,诉前调解案件22万余件,全省法院收案数下降10.03万件,诉讼服务质效评估得分居全国法院第1位。
省检察院:依法审结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案件12.8万件。审结涉农民工工资案件1.2万件,审结国家赔偿案件765件,执结案件36.4万件,依法批捕各类刑事犯罪3.9万人、起诉7万人,起诉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355人。
【热议】
省人大代表、益阳市律师协会会长徐健:
“两院”报告2020年主要工作部分中,紧盯“申诉难”问题,深化律师代理申诉制度,坚持把律师意见纳入检察办案决策并附卷,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不管是深化律师代理申诉制度,还是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关键词】扫黑除恶
【报告原文】
省检察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3年来,共依法批捕涉黑涉恶犯罪9698人、起诉13096人,发现并移送“保护伞”线索1074件,提出财产刑量刑建议754件,依法监督侦查机关立案134件,改变侦查机关黑恶定性1168件,纠正漏捕1055人,纠正遗漏同案犯962人,纠正移送起诉遗漏罪行1475人,不批捕876人,不起诉317人,提出抗诉145件。
省高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3年来,全省法院审结涉黑恶案件3855件1.3万人,2020年依法审结涉黑恶案件1690件6138人,审判质效居全国法院第1位,依法惩处黑恶势力“保护伞”154人,审结各类刑事案件5.5万件6.9万人,对18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0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热议】
省政协委员、湖南一星律师事务所主任贺晓辉:
决不让良善沉冤,决不让正义缺席。“两院”惩恶扬善,敢于向黑恶势力“亮剑”,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都是扫黑除恶的全国先进单位,极大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编:万丹
来源:法制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