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亲戚”,解难题
2023-11-15 08:43:17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周玉意 | 作者:吴俞贤 郑平         

6月28日,怀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万千深入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村沅陵县沅陵镇岩板铺村开展蹲点调研。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吴俞贤 郑平)夏末秋初,走进沅陵县沅陵镇岩板铺村,庭院深深,荷花依依。村道两旁,亮晶晶的葡萄,田野里,金灿灿的稻谷,好一个收获的季节。

天刚放亮,村里的种植大户老赵夫妇将刚摘好的“阳光玫瑰”葡萄装上皮卡车,准备去集市上摆摊售卖。准备动身时,从319国道改道的毛坯路上走来了几位面带微笑、戴着草帽的陌生人。热情的村干部吕艳向老赵夫妇介绍:“这几位是从怀化市人大常委会来的,到咱们村来蹲点认亲戚哩!”
今年,根据全市统一安排,怀化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乡村振兴联系点调整到沅陵县沅陵镇岩板铺村,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决定在择优选派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从6月底开始,组织17批次55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岩板铺村开展沉浸式蹲点调研,用实际行动大兴调查研究,以严实作风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每批次安排3至4名干部,连续蹲点一周,并与村民同吃同住,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入户调查走访一天、与结对农户同劳动一天、参加工作队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天、每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一个以上、撰写蹲点心得体会一篇。
        6月底,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万千示范带头,深入村里开展蹲点调研,并夜宿农家开“夜会”,与工作人员一同梳理调研发现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同时明确要求要以研正风、以研促干,全力把岩板铺村打造成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党性锻炼基地、作风建设基地、调查研究基地、心性修炼基地、本领提升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8月上旬,正值村里200亩马尼拉草皮快速生长期,再有一周左右就可以起草销售到沅陵县城及周边,用于美化公共场地和小区。
        为基地里的草皮进行修剪是个细活儿,村干部吕艳化身园艺老师,首批下到村里的市人大常委会机关3名党员干部成了“学徒”,一场园艺修剪现场教学在田间展开。“草皮修剪的高度有讲究,一般就剪三分之一,草要是十厘米高,剪掉三至四厘米就可以了,还要及时清理草屑,不然草皮会不透气,滋生病毒……”吕艳边讲解边操作,“学徒”们听得认真,看得细致。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大约200平方米的草皮就被修剪完毕,大家擦去额头上的汗珠,成就感满满。
        傍晚时分,劳作一天的草皮基地负责人小余刚“干完夜饭”就听到敲门声,开门后经村干部介绍,才晓得是白天的“学徒”们开展农家“夜访”。这场“夜访”,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才结束。
       “打算把岩板铺村打造成市人大常委会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更加直接倾听群众呼声,为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凝聚更多民声。”与其他到村蹲点的调研人员深究细节有所不同,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罗建国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立法和法治宣传治理等宏观方面。到村第二天,他就组织召开“屋场会”,原汁原味收集不同方面的声音,聆听村民意见,并结合民法典讲解了村民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
         一周的下村蹲点,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忙着认“亲戚”、走“亲戚”,把“走找想促”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推动调研成果转化积累了丰富的案例。
       市人大常委会联工委副科长刘端在蹲点调研日志中这样写到:“这种直奔田间地头的沉浸式蹲点调研,不仅消除了干群之间的距离感,体验到了泥土气息,更重要的是收集到了最基层最真实的声音,让工作更接地气。”
        目前,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已下到村组的9批次28名党员干部,共入户走访270户561人次,梳理并有效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50余个。接下来的3个月里,来自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亲戚”将按照工作安排,更加密集有序地来到岩板铺村,与驻村工作队一起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以岩板铺的“点”来找寻“面”上问题的解决办法,用“严细实”的作风大力推动调研成果转化。


责编:周玉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