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顺县纪委监委以“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发挥部门优势、健全监督体系、做实“查剖改治”三个关键,推动专项监督方式方法实现“三个转变”,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发挥部门优势,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
建立“县级领导主抓、纪检监察部门主推、行业部门主责”的责任落实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高位推进。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纪委监委等55个单位为成员的“三湘护农”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单位汇报,明确工作要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坚持点面结合。4名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各分管领域的专项行动;17个牵头单位、41个责任单位、23个乡镇按照“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方式一体推进相关工作;县纪委监委统筹调度,建立“周报告、月调度、季小结、年考评”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县“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三是坚持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在省、州确定的20条措施、4个专项行动基础上,新增2条具体措施(医疗保障领域违规收费、虚假治理、不合理诊疗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和2个专项行动(就业创业补贴突出问题整治和乡村便民服务中心干部作风问题整治),针对惠民资金落实、危房改造、“非粮化”“非农化”等问题开展“驻场解剖麻雀式”自查自纠,以小切口推进专项行动,确保有的放矢、靶向精准。
健全监督体系,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针对以往基层纪委不敢监督、力量不足、监督不全面问题,统筹各方力量,构建“多位一体”监督体系。一是健全常态化监督体系。在原有的1名班子成员分片负责,3个乡镇纪委交叉互检,若干个纪检组、巡察组等部门联动的“1+3+X”监督机制基础上,统筹巡察、审计力量,建立监督联动机制,今年已围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监督检查8次,开展专项巡察、审计4次,发现问题332个,推动建章立制21项,解决群众问题296个。二是完善“线上”监督模式。在用好“湘西为民”村级微信群、“互联网+监督”、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平台基础上,探索建立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监控平台,在全县326个便民服务中心安装监控系统,安排专人对干部作风情况进行监督。今年来,共下发提示函、督办函、作风建设预警函等79份,解决各类问题677个,立案2人,解聘村干部2人,集中约谈23人。三是探索廉情观察员制度。在全县303个村选聘510名廉情观察员,围绕惠民惠农资金发放、政策落实、项目建设、党员干部履职4个方面进行观察,根据群众急难愁盼按月建立问题台账,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如,年初通过廉情观察员发现,车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缓慢,县纪委监委及时跟进督促,为群众抢抓春耕争取了时间。
做实“查剖改治”,变“分散解决”为“集中治理”
建立“办案+通报+治理”有效衔接机制,形成“查、剖、改、治”工作闭环,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一是坚持办案开路。全面起底涉农领域问题线索、信访举报,建立全体干部“下沉一级找问题,上提一级办线索”工作机制,对涉农领域新增问题线索,产业、项目、资金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问题线索,巡察、审计等部门移交的问题线索实行“三个优先查处”,坚决惩治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今年来,乡村振兴领域已立案54人,处理处分132人,追缴资金817.96万元,退还群众资金42.23万元。二是深化以案促改。推行“三书三会”机制,用好用活判决书(处分决定)、悔过书、纪检监察建议书,在发案单位召开履责约谈会、警示教育会、专题民主生活会,推动以案促改促治。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通报曝光涉农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3期9人。三是强化建章立制。聚焦涉农项目审批、惠民资金分配使用等重点环节,结合历年来涉农领域案件办理情况,深入排查制度漏洞,先后督促出台涉农资金管理、扶贫(衔接及整合)资金项目资产及产业项目后续监管等办法,进一步提高专项行动全局性、长期性、制度性效果。
“永顺县纪委监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细化工作举措,扎实推进‘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切实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永顺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永顺县纪委监委供稿)
责编:李颖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