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刻木山乡耕地恢复实至名归
2023-04-27 17:12:57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周萌 | 作者:李俊 龚道沿 | 点击量:9546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李俊 龚道沿

4月27日,临澧县刻木山乡督导组,再次来到楼子、双凤等村(社区),看到复耕后的地里玉米苗迎风摇曳,村民忙着追肥,觉得所有的付出,值!

恢复后播种的玉米,像整齐的方队,横竖成行

入春以来,刻木山乡吹响了“打赢耕地恢复攻坚战”的先锋号,重点聚焦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明确时间表,画出路线图,下达任务数。开展“拉网式”撂荒耕地排查登记,厘清每宗土地面积耕种现状等情况。优化耕地布局,提高耕地质量。结合“春苗”行动,紧盯目标,倒排工期,部门协作,强化责任,确保耕地恢复实至名归。

外业调查和遥感影像显示:群玉社区“非粮化”面积125亩。“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石,是农民的命根子,必须牢牢守住这根红线,尽快解决这一问题,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成波当即表态,并立马付诸行动。工地上人来车往,机声隆隆。干群动手,铁丝护栏全部拆除。2台挖机不停运转,水泥柱、石块很快清理运走。接着,2台旋耕机来回作业,将土地平整成形。播种机开进田野,一路欢歌,粒粒金黄色的玉米各就各位。全程机械化操作为耕地恢复按下了“快进键”,不仅减轻了农民劳力负担,而且没让农民掏一分钱,9万多元开支全由社区买单。

群玉社区动用机器复耕

群玉社区速战速决的作法,为全乡耕地恢复树立了一个标杆。为守护4.77万亩沃土良田,高质量推进复耕复种,保障粮食安全。该乡以月清为抓手,按照科学规划,积极稳妥,先易后难,依法依规的原则,对照恢复图斑土块逐个查对。针对耕地恢复地块特性,实施分类施策,一地一策制定恢复方案。通过建立清单台账,层层传导压力,分片联系跟踪,部门协同作战,督查考核通报,严格责任追究等措施,引导农民复耕复种。

指导复耕后的田间管理

乡党政班子成员除身先士卒外,还从自然资源所、农业站、纪检等部门抽出精干力量,组成督查组,开展“下沉式”督查,阶段性复查,跟踪式检查。做到合格一块验收一块,并及时上报入库。对工作任务重、恢复标准高,完成速度快,间作质量好的村(社区),进行表彰奖励。对耕地恢复进度缓慢,成效差的村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到位。同时,鼓励农户应种尽种,引导大户实行成片流转,并纳入高标准农田项目范围,整修机耕道及灌溉设施,改善耕作条件。

到目前,恢复丘块全部种上了粮食作物,没误农时,没负春光。

一审:周芝华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责编:周萌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