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大数据监督探头——纪检护航脱贫攻坚看湖南②
2020-07-26 15:03:35          来源:法制周报 | 编辑:张斌 | 作者:雷昕 廖远哲 吴哲 | 点击量:112048         

法制周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雷昕  通讯员  廖远哲 吴哲

           


           

因质疑村里部分生态公益林资金去向不明,陈某拿着身份证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查询后,进行了举报反映。

           

           

           

群众在乡镇服务大厅使用互联网+监督平台终端机查询

           

纪委调查发现,当年的村民小组长罗胜良利用职务便利,将733.8亩省级生态公益林全部记在自己名下, 将6237.3元领取后用于个人开支。今年4月,罗胜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6237.3元违纪款被责令退还。

           

这是湖南纪检擦亮大数据监督探头,“无死角”护航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通过大数据监督平台,湖南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实行动态式监控和预警,给监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该平台建成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问题线索239万件、追缴资金4127万元,查实投诉举报1552件、处理596人。

           

“互联网+监督” 密织监督之网

           

2016年,麻阳县纪委监委在全省率先“吃螃蟹”,建设了“互联网+监督”平台。

           

不久后,“互联网+监督”平台在湖南全面推开,通过大数据自动“碰撞”,织密“监督网”。

           

打开平台,扶贫领域资金和项目的来源、去向、过程、效果、问题、投诉等情况一目了然。群众通过手机关注“三湘e监督”微信公众号,足不出户就可查询扶贫领域相关信息,并进行实时监督。

           

“通过平台,老百姓举报的针对性和真实性大大提高了,降低了我们的工作成本。”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感慨。

           

江口墟镇大禾田村村民通过终端查询机发现,该村彭祖保、彭武等7户不属于地质灾害户,每户却领取了国家地质灾害搬迁补助款5万元,于是通过平台向县纪委举报。经纪委调查情况属实,追回了共计35万元的地质灾害搬迁补助款。同时,对大禾田村党支部书记彭祖坤、村委会主任陈际权等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以来,麻阳县纪委监委通过“互联网+监督”监管平台,对各乡镇、各单位提供的民生资金数据、项目事前筛查46次,发现疑似问题线索400余条;对民政局低收入认定中心提供的1864户、6218人低收入人群进行信息比对,发现疑似问题线索540条。对发现的问题线索,通过自查自纠自我整改问题900余条,立案13起,党纪政纪处分13人,组织处理11人。

           

“依托大数据,给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让违规违纪行为无处遁形,使扶贫惠民政策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村居。”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涌说。

           

村级微信群 迈向全程监督

           

7月3日,永顺县青坪镇中福村“湘西为民村级微信群”里,村民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反映村里河堤工程质量不达标、是豆腐渣工程。

           

镇纪委书记熊怡收到群众的诉求反映后,立即组织纪检干部、相关技术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发现确实存在混凝土强度不够,砂石含泥重、水泥比重少,河堤建设基础不牢等问题。镇纪委立即对县水利局驻村扶贫工作队进行约谈,要求其立即责令施工方对河堤工程彻底整改。在整改过程中,县纪委监委驻交通局纪检组和镇纪委干部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了质量达标。

           

2017年8月以来,湘西州纪委监委在全州1817个村建立了1856个“湘西为民村级微信群”,进群群众达45.8万人,辐射农村人口150多万人,让所有群众更直接、更方便、更快捷参与监督,实现了村级权力由部分监督向全民监督、被动接受监督向主动要求监督、事后监督向全程监督的新转变。

           

“哪里有公权力,哪里就需要监督。我们在实践中,打通了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的‘肠梗阻’,直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施健鑫说。

           

无独有偶。在张家界市,永定区纪委监委探索创建“天门清风”微信群,通过群众“点单”、干部“买单”、纪委“查单”,夯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医疗保障、征地拆迁、社会救助、扫黑除恶……永定区“天门清风”微信群管理人员黄桃容向记者演示了微信群后台操作,100多个关键词呈现在电脑屏幕上。“通过设置关键词,利用大数据比对截取群众反映的情况。”黄桃容说,对于各级微信群未及时处理的,督促各群管理员及时回复上报,真正做到“民有所求,必有所应”。

           

如今,永定区构建了区乡村一体的3级微信群,进群人数达12.8万余人,覆盖85%以上家庭,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2019年,全区扶贫领域的信访件94件,同比下降70%左右。

           

大数据比对 让问题现原形

           

一组是惠民惠农“一卡通”补贴发放情况,一组是去世人口情况,两组大数据一“碰撞”,立刻显示出所有疑似问题线索。这是5月中旬,记者在茶陵县纪委监委看到的一幕,而秩堂镇马吉村村委委员兼秘书刘桃元挨了板子。

           

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比对,是株洲市纪委监委去年10月上线的一个“反腐神器”。市纪委监委协调职能部门及相关县市区,对扶贫领域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查找疑似问题线索。通过对茶陵县2016年至2019年惠民惠农“一卡通”补贴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公职人员、学籍建档、去世人口、误工交通补助、残疾人员、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攻坚情况8类数据一一“碰撞”,那些躲在暗处的疑似问题一下子现了原形。

           

“以前发现线索主要通过监督检查、巡视巡察、审计、信访举报等方式,发现问题的人力物力成本相对较高,有些隐藏的违纪违规行为一时难以发现。”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陈冲说,现在通过大数据平台,发现的线索客观、公正,更具有广泛性、深入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智慧纪检” 打通信息孤岛

           

“多亏纪委工作人员帮忙,及时帮我补办了保险。”6月13日,家住隆回县桃花坪街道富龙村紫溪一组的贫困户黄付元发出感慨。

           

4月底,因为意外事故,68岁的黄付元受伤骨折,在县中医院住院治疗,住院费总共7150元。由于补办保险及时,他享受了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总共报销了5900多元。

           

今年3月,县纪委监委运用“智慧纪检”平台,对扶贫政策落实、项目实施、资金发放等进行线上比对,发现部分贫困群众未及时参加2020年度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等问题。情况反馈交办,通过智慧纪检平台清单制监督系统盯紧问题整改进度后,不到5天,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据介绍,“智慧纪检”平台涵盖廉政档案管理、扶贫领域监督、工程项目监督、清单制监督、巡视巡察监督、派驻纪检监督、情报分析、审查调查OA等8大系统,实现了政策落实、项目实施、资金发放等问题的自动识别。通过发挥平台的自动短信提醒、问题双向推送、整改进度预警等功能,对扶贫领域监督清单科学管理、全程跟踪,集公开、分析、决策、监督、问责于一体。建成以来,平台发现疑似问题线索3.1万余条,涉及人员10820人,查处问题资金4565万余元。     

“通过大数据技术,打通信息孤岛,延伸数据监督触角,建立全面的跨部门大数据库共享共通,样能精准地发现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和盲点,擦亮清廉监督的‘慧眼’。”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邓闽榕表示。


责编:张斌

来源:法制周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