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百姓关切 唱响“法治之声” ——本报推出两会法声专栏
2022-01-20 11:44:18          来源:法制周报 | 编辑:万丹 | 作者:罗霞 杨湛 李翔 曾雨田 | 点击量:22609         

1月17日晚,省人大代表、涟源市安平镇梅家村党支部书记张会兰就加大关闭煤矿地下废水污染整治力度建言。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尚文 摄

编者按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在2022年省两会上,一头连着社情民意、一头连着发展大计的代表委员,积极回应百姓关切,法言法语议民生。

回应百姓关切 唱响“法治之声”

——本报推出两会法声专栏

12名人大代表首次联名提出重大事项决定方面代表议案,呼吁

出台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决定维护社会稳定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罗霞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共接收代表议案3件,分别涉及地方立法、重大事项决定、监督3个方面,重大事项决定方面代表议案为首次提出。

作为首次提出的重大事项决定议案,益阳代表团徐健等12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出台我省〈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决定〉的议案》。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多发高发态势,是增长最快刑事犯罪类型。境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与跨境贩毒、跨境赌博等突出犯罪相互交织,同时滋生出洗钱、涉“两卡”(银行卡和电信通讯卡)等黑灰产业链条,已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经济稳定和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全社会各行业的共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徐健表示,当前我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政法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方式方法和法律适用、各部门未形成协调统一的工作合力、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教育效果3个方面。“据调研,目前我省各部门联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合力不强仍是突出问题,各部门联络沟通协作机制落实不到位和不畅,网络、金融、电信等行业部门自律及监管欠缺等等。”

不久前,湖南省委率先在全国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出台《湖南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跨境突出犯罪工作责任制规定》,该规定分总则、工作责任、工作制度、责任追究、附则5个部分,明确了宣传防范、行业治理、人员管控、技术反制、侦破打击、基础工作等打击治理工作重点和各级各有关部门工作责任。

“这对增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合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当前亟需将这一党内法规的实施转化落实为具有人民意志的人大决定。”徐健等12名省人大代表建议,省人大要通过法定程序作出决定,将《湖南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跨境突出犯罪工作责任制规定》这一党内法规转化落实为人大决定内容,以人大决定的强制力、约束力推动和保障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长沙代表团10名省人大代表共同建议

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助推“三高四新”战略实施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罗霞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创新引领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及全面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省两会期间,长沙代表团钟志鹏等10名省人大代表就联名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议案》。

钟志鹏认为,加快制定《条例》是加强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保障创新引领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的客观需要。

目前,我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水平,尚无法支撑全省相关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除2011年出台的《湖南省专利条例》外,著作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知识产权权益保护领域,均没有出台地方性法规,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此外,要全面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就必须要对我省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法律制度做一次全面梳理和重塑,保障我省经济的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

“知识产权为创新活动进行产权界定,为创新产业提供交易规范,为创新成果进行产权保护,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是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重要保障。”钟志鹏等10名省人大代表建议,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建设,建立跨境服贸领域的知识产权服务、保护和维权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行政、司法保护与协作,探索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设立多维度知识产权侵权惩戒措施,明确知识产权激励和扶持制度,特别是有效转化领域。

“当前制定《条例》的客观条件已成熟,我们呼吁尽快将《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纳入正式立法审议项目,推动这一立法项目尽快落地。”钟志鹏如是说。

省人大代表聂金华:

加大人民陪审员工作 助推司法公正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杨湛 曾雨田

“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行职责,在个案裁判中最大程度地体现社会的价值取向,确保案件质量,实现了审判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省人大代表、岳阳市云溪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聂金华在接受《法制周报》采访时表示,今年他重点关注的法律问题是人民陪审员工作。

去年5月,云溪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了对《人民陪审员法》执法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聂金华建议在进入机制、挑选机制、保障机制、考核机制和协调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改进人民陪审员工作。《人民陪审员法》第5条规定了公民担任陪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年满28周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公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型,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应当要注意广泛性与代表性相结合。考虑不同的行业、学历等因素,吸收不同层面的公民参加。要注重把人民陪审员的人民性、地域性与专业性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人民陪审员的职业特点、文化程度、知识结构、地域特征、特长优势等情况来确定人选的进入门槛,形成动态调整机制。”聂金华说。

当前,国家司法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聂金华希望更多跟法律有关的建议,能够真正推动司法改革进程。

省人大代表黄乐、叶剑芝、杨书林:

切实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杨湛

随着互联网加快普及,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高发态势,不少犯罪分子开始将魔爪伸向了高校,大学生网络犯罪大幅提升,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及长远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对此,省人大代表黄乐、叶剑芝、杨书林联合提出建议,学校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强化大学校园法治教育的力度和深度。“虽然大部分高校都会以讲座及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一些网络犯罪内容的宣传,但据我们了解,很多活动开展得并不深入,效果甚微。”省人大代表黄乐说。

3位代表还建议,学校应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多举措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针对高发的贷款类诈骗、刷单类诈骗、“校园贷”“杀猪盘”等诈骗开展重点宣传、以案说法,使学生们全面了解到网络犯罪的危害性,可以起到法律震慑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意识,规避大学生的网络犯罪行为。

省人大代表周巧云:

完善工读学校建设,

加强对罪错未成年人教育管控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罗霞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对于犯下严重罪错、依法不用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既不能一放了之,更不能放任自流。

省人大代表、永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重案大队大队长周巧云建议,加大加快推进工读学校的建设。“目前工读学校普遍面临招生难、教师待遇低、政策不完善等困境,家长对工读学校不愿接受,认为自己的孩子一旦进入该校就被贴上了不良的标签,相关部门对工读学校不够重视,弱化了工读学校的独特且重要的社会功能。”周巧云说。

她建议,强化深化公益观念,明确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工读学校给予政策性倾斜,满足工读学校的合理发展需求,帮助工读学校克服在办学中遇到的师资、招生、硬件设施落后等实际困难,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重视工读教育,依靠爱心团体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改变社会歧视,唤醒罪错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仼感,把工读学校切实打造成教育、矫治、挽救罪错未成年人的坚强阵地。

省人大代表禹正杨:

加快完善互联网法院专项建设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曾雨田 李翔

疫情防控期间,湖南法院开展了网上法院建设的诸多探索,如利用“湖南移动微法院”“湖南网上法院”“云间庭审”等平台办理网上立案、调解、审判和执行,方便权利人诉讼。

在省人大代表禹正杨看来,这些经验做法真正践行了司法为民的理念。他建议,继续推动我省互联网法院专项建设,从而高质高效化解好网络领域为主体的矛盾纠纷,进一步推动我省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

禹正杨表示,建议明确我省互联网法院专项建设的具体内容,确立和完善互联网裁判规则,构建互联网案件专业化的审判体系和专业队伍,逐步形成科学合理、分层递进、有序衔接的互联网审判格局。在明确互联网法院管辖和执行范围方面,他建议,“互联网法院作为深化互联网司法的重要阵地,应将审判重心真正聚焦网络侵权、数据财产权益、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竞争秩序、人工智能技术等‘强互联网关联案件’和‘互联网专属案件’”。

关于建设好互联网法院,禹正杨补充道,要进一步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继续推进科技法庭建设和审判数据信息电子化;实现诉讼活动全程在线化;稳妥推进司法裁判智能化、安全化,确保相关技术应用安全可控。

省人大代表蒋政华:

进一步推进偏远乡村小流域整治工作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曾雨田 李翔

近年来,我省下大力气,投入大量资金,使乡村小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但作为乡村小流域整治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偏远乡村的小流域整治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省人大代表蒋政华告诉记者,山区乡村小流域地域多位于小河流的支流支汊,平时水流量少或没有水,“但一进入主汛期,遇有暴雨、泥石流或是山体滑坡等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隐患巨大,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此,蒋政华建议,各级水利行政管理和服务部门,要心系乡村,在原有整治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治规划,做好基本情况调研,规划到每一条小支流;要做好山区乡村小流域整治工作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监管工作;各地方政府要多方争取和调动资金,加大投入,规范资金使用情况,严格审计,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项目监理和地方基层工作人员要“把它当成自家的事”来履行监管职责,确保工程质量。

此外,针对山区乡村特色农业项目扩大所带来的污染问题,蒋政华建议,要做好山区乡村小流域的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修复和完善乡村小流域生态廊道,建设健康稳定的乡村小流域生态系统,全面提升山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责编:万丹

来源:法制周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