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足音 催人奋进 ——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2022-01-20 11:32:16          来源:法制周报 | 编辑:万丹 | 作者:杨湛 曾雨田 | 点击量:21523         

编者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四五”时期关键之年,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开局之年。在这个特殊背景下,2022年省两会召开意义重大。

成就鼓舞人心,蓝图催人奋进。

2022省两会闭幕之际,我们来听听代表委员对照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要求,谈感受,献良策,谋长远。

民生足音 催人奋进

——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省人大代表赵为济:

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杨湛

“政府工作报告既高度概括了‘十四五’开局之年湖南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所书写的‘时代答卷’,又对做好2022年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安排。”省人大代表赵为济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思路清、目标明、措施实,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不仅契合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而且符合当前全力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湖南新篇章指明了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22年将着力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湖湘新型智库,建设书香湖南。作为一名来自文史研究战线的省人大代表,赵为济决心在2022年继续以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进一步支持参事馆员开展服务大局、建言献策工作,为服务文化强省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应有贡献。

省人大代表向汉春:

让村民的“钱袋子”更加鼓起来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杨湛

乡村振兴是本次省两会的热门词汇,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了很多高质量建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对新一年乡村振兴工作做出了谋划。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坚持不懈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促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体现了浓浓的为民情怀,特别鼓舞斗志。”省人大代表向汉春说,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这些年,他带领群众发展茶叶产业脱贫致富,曾经的贫困村——古丈县断龙山镇猛虎洲村,如今茶叶人均种植面积已达1.9亩,占全村农户家庭经济收入60%以上。

“2021年12月,张吉怀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我真的太开心了!新的一年,我期盼高铁更多地把游客拉进来、把古丈毛尖等农副产品运出去,我也将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让他们的‘钱袋子’更加鼓起来。”向汉春说。

省人大代表禹正杨:

推动医工结合 助力健康湖南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曾雨田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向改革创新找答案,进一步深化健康湖南建设。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指明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省人大代表禹正杨深有感触地说。

从事乳甲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禹正杨救治过不少病人,但进口医疗器械成本过高、靶向药创新药太贵。他认为,医院特别是高校附属医院,需要从单纯临床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化型医院逐步升级。禹正杨说:“原来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只管治病救人就够了,他们多半不懂机械设计和电路制造,而医疗设备的设计者又完全不了解临床需求,很难设计出完全适用于临床的医疗设备或产品。”他建议,医学和工科二者结合,有望解决当前医药领域成本过高和卡脖子的问题。

“我回去后将积极研发新型国产医疗器械,最后能应用于临床并惠及患者,守护他们的健康。”禹正杨说。

省人大代表李艳:

让农村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杨湛

身为一名从教20年的教育工作者,省人大代表李艳最关注的就是教育问题。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教育“双减”政策戳中了李艳的内心。

“报告中提到了落实‘双减政策’、加强和改进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和信心。我听完后感到非常激动和振奋!”李艳说。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学生逐渐回归校园。在减轻校内课业负担的同时,实际上给学生腾出了更多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李艳认为,在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乡村,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学生的“五育”培养不那么全面。所以“双减”背景下,应更加着力于农村地区的教育提质。

“我从教20年,其中农村工作经历12年,感触很深。回去后,我将继续扎根教育事业,对照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精神,进行大量的调研和论证,为农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群体鼓与呼,让乡村教师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让农村孩子享受更为平等的教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李艳表示。

省人大代表王晚连:

推进家政队伍规范化发展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曾雨田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打造“创响三湘”品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发展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这让省人大代表王晚连十分振奋。

来自湘西泸溪县的省人大代表王晚连曾是一名下岗女工,为了生计,她选择了家政服务这一行业。凭借热情服务、细致工作,很快,王晚连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深耕家政行业17年,王晚连创办了家政培训学校,5年培训了超5000名学员。

今年的省两会,王晚连建议在我省家政行业推行居家上门服务证,并发展家政保险,以此解决服务人员不安心、消费者不放心的问题。“回去后我一定做好‘两会’精神的宣讲,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政市场更规范,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这支蓝色的家政队伍不断壮大。”

责编:万丹

来源:法制周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