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检察之力守护“最可爱的人”株洲以检察公益诉讼落实军人军属权益
2025-08-02 16:34:23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李祯媛 | 作者: | 点击量:13890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翔 通讯员 苏文豪 罗兰

“现在直接在窗口就能办完,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近日,株洲市芦淞区人民检察院联合解放军长沙军事检察院、“益心为公”志愿者、民主党派对军人军属优先就医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看到一名退役军人带着家属在窗口拿药,医院引导台工作人员主动上前引导、优先服务。

2024年6月21日,解放军长沙军事检察院联合株洲市芦淞区检察院和“益心为公”志愿者,前往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就“军人军属优先”标识张贴等情况和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了解。

这是株洲检察机关监督军人军属优先就医政策落实、拥军优属的一次生动实践。近年来,株洲检察在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英烈保护等方面,主动出击、多方努力、全力推动相关举措实施,以实际行动守护“最可爱的人”。

检察建议推动军人军属就医优待

这事还要从一年前说起。2024年6月,解放军长沙军事检察院、株洲市芦淞区人民检察院联合“益心为公”志愿者、民主党派在开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专项监督行动中发现,辖区内3所医院未设置军人军属优先窗口,少数医疗机构虽在挂号窗口贴有军人优先标识,但存在优先人员范围涵盖不全、工作人员对优待政策理解不准等问题。

《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明确要求“国家保障军人、军属享有相应的医疗优待”,并且需在门诊、挂号、缴费、取药等窗口设置规范的军人军属优先标识。“虽然是标识缺失或不规范,但也意味着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未能打通。”

同年6月27日,芦淞区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逐条列出“未设立军人军属优先窗口”“报销流程不明确”等5类问题,建议强化培训宣导,依法规范设置标识,全面落实军人军属优待服务政策。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积极履职,7月对全市范围内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依法保障军人权益的相关工作开展全面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全面整改,全面落实军人军属优待政策,株洲市(含各县)13家重点医院先后整改完毕。同时,推动服务升级,将三三一医院挂牌确定为全市拥军优属定点医院,实行免挂号费、停车费、救护车费、伤残军人体检费和减免住院费等多种优待,加大宣传力度,使优抚政策落到实处。

截至今年6月,株洲有42家医院开通了军人军属优先就医服务绿色通道。现在走进这些医院,门诊大厅显眼处就能看见“军人军属优先”窗口。

一个看似细微的“标识”问题,却牵动着军地检察机关的心,由此引发了一场以法治力量筑牢拥军优属根基、深化军民融合的检察实践。

“数据跑”代替“老兵跑”

“原来党和人民都还记得我们这些退役老兵。”家住株洲市石峰区的退役军人谭某某领回公租房租金减免通知单时,动情地说。

2024年夏天,在石峰区检察院举办的“检察开放日”中,一位区人大代表向检察机关反映了这样的情况——很多退役老兵都不知道还有公租房租金减免政策,虽租住在政府公租房,但在租金缴纳方面与其他普通租户别无二致,部分生活困难的老兵常因为房屋租金发愁。

承办检察官周楷轩了解到,石峰区3个公租房小区都有这样的监管盲区。经过案件核实、实地询问、走访机关等一系列调查核实后,该院决定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整改。

“怎样才能全面摸排退役军人未受公租房减免优待的线索呢?”对此,石峰区检察院借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住建局之力成功搭建了“公租房治理法律监督模型”,从5510条涉军人员数据和11200条公租房申请入住数据中,碰撞、对比、清理出疑似未受优待线索121条。通过监督整治,相关行政部门共计为55位退役军人提供了租金减免优待保障。

“办案不能只是结案了事,更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为此,石峰区检察院邀请相关行政部门以及镇街负责人共同商议对策,建立“退役军人主管部门核实身份—相关镇街出具证明—住建部门主动审核减免租金”服务模式,并为退役军人畅通线上申请和意见反馈渠道。同时,推动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确保优待对象动态调整、权益持续保障。

如今,这一大数据模型正在全市推广。全市已有4家基层检察院相继办理了此类案件,政策落实不再依赖个人的“主动争取”。

让英雄长眠之地更庄严

“墓地修好了,周边环境也干净整洁,今后大家来拜祭更方便了。”7月29日,市民郭大爷感慨。渌水之畔,经过重新环境整治、修缮的醴陵市烈士陵园,墓碑上字迹清晰,微风拂过,更添庄重肃穆。

变化始于今年4月,醴陵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筛查涉英烈保护线索时,一张由“益心为公”志愿者上传的照片引起了检察官何秋花的注意:烈士陵园角落里堆着杂物,几块墓碑碑面斑驳,甚至有居民在纪念碑旁晾晒衣物。“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英雄长眠之地怎能如此潦草?”何秋花当即驱车赶往现场。

实地走访比照片更令人触动:入口处坡道陡峭,轮椅根本无法通行;部分墓碑的文字已模糊不清;草丛里散落着塑料袋、饮料瓶,墙角还堆着废弃的旧家具。那一刻,何秋花深切感受到烈士纪念设施不仅是缅怀先烈的场所,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保护不利就是对英烈的亵渎,对公共利益的损害。

今年6月,醴陵市检察院正式对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制发检察建议前,何秋花专门带着调查收集的照片、视频和走访记录,与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逐条列出问题清单,建议从完善无障碍设施、清理环境、修缮碑体3个方面整改。

收到检察建议,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停车位等设施,增设了无障碍服务标识,并组织专项清理,改善卫生环境,对于部分破损纪念碑组织修缮,目前已完成整改。

责编:李祯媛

一审:李祯媛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