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底板丈量民意 在“家门口”温暖民心 汉寿县蒋家嘴法庭“家门口司法”实践
2025-06-12 15:49:07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周萌 | 作者:方玲 刘胜男 | 点击量:12345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周萌 通讯员 方玲 刘胜男

在洞庭湖畔的汉寿县,有这样一支司法队伍:他们走村入户化解矛盾,挑灯夜战审理案件,将法治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这就是汉寿县人民法院蒋家嘴人民法庭的干警们。

近年来,该法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用“脚底板工作法”丈量民情,以“家门口司法”温暖民心,绘就了一幅生动的基层法治新图景。近三年来,法庭共审结案件1035件,调撤案件687件。

破墙解纷:巡回审判润乡邻

2025年4月9日清晨,蒋家嘴镇阳南塘社区的晒谷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巡回审判正在进行。课桌搭建的审判台和原被告席上,正坐着法官和当事人,旁听席上坐满了闻讯而来的村民。这是一起典型的农村宅基地买卖合同纠纷。

开设巡回法庭

案件的起因是,村民刘某购买同村王某的房屋后,发现实际面积与约定存在差异。双方争执不下,刘某一纸诉状将王某夫妇告上法庭,要求退还全部购房款26.8万元,而王某则坚称房屋与约定完全一致,并以生意受损为由要求赔偿。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发展到堵门拦路的程度,原本一墙之隔的好邻居已然发展到剑拔弩张、水火不容的地步。

“这个案子看似简单,但处理不好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承办法官在实地勘查后决定开展巡回审判。庭审中,法官既讲法理又谈乡情:“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买卖必须符合同村成员、权属清晰、'一户一宅'这三条原则,购买房屋如存在不符约定等情况,购买者是可以申请退款的。但更重要的是,你们做了几十年邻居,真要为了这事断了情分吗?”

经过调解,双方决定各退一步,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由王某夫妇分期返还25.8万元购房款。并在法官见证下,这对“冤家”重新握手言和。庭审结束后,法官还就农村宅基地政策进行了普法讲解,村民们纷纷表示:“原来法律条文也能说得这么明白!”

这样的巡回审判在蒋家嘴法庭已成常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真正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司法敬老:床前调解显温情

2025年初,蒋家嘴法庭负责人刘胜男带着齐备的案卷材料,来到辖区某养老院,这里有一起特殊的离婚案件等待着她调解。

2015年,时年50岁的原告贺某与68岁的被告袁某在人生后半场重组家庭。婚后,两人经常因为生活琐碎发生争执,最终贺某选择返回沅江老家,袁某独居汉寿养老院。如今,贺某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提交了离婚申请,要求离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考虑到袁某已78岁高龄且行动不便,法庭决定上门调解。在养老院的房间里,刘胜男选择将老人的床尾当作办公地点,一场“床前调解”温情上演。

了解到双方没有和好的可能,法官便决定由情入手,让双方“好聚好散”。“阿姨,从法律上来说,您确实有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但是,袁老今年已经78岁了,身体不好,医疗开支大。您与袁老十年夫妻,能否考虑多给袁老留点保障呢?”考虑到袁老目前的身体状况,承办法官将调解的重点放在了原告贺某身上。

在承办法官耐心细致地调解下,贺某主动放弃财产分割要求:“算了,钱我不要了,让老头子安心养老吧。”

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是蒋家嘴法庭涉老司法服务的一个缩影。这种“法官多跑腿、老人少折腾”的服务模式,已成为当地涉老纠纷化解的标配和名片。

“我们不仅要解决法律纠纷,更要化解老年人的心结。”刘胜男说道。近年来,该庭共成功调解涉老案件163件,着力解决了老年涉诉群体的“急难愁盼”。

跨洋解纷:云端法庭连万里

“现在开庭!”2025年3月18日晚上七点半,蒋家嘴法庭依旧灯火通明。这是一场特殊的“夜间法庭”,原告在国内,被告远在加拿大,相隔万里的两人通过云端法庭对簿公堂。

案件是一起农资货款纠纷。被告周某现在加拿大务工,拖欠原告胡某货款3.6万元,因迟迟未付款,胡某遂诉至蒋家嘴法庭。考虑到时差因素,法庭特意安排在当地晚间开庭,对应北美东部时间早晨。“每周二和周四,我们会开设‘夜间法庭’,当事人双方沟通完毕后即可开庭。在过去越洋官司要熬通宵、等传真,现在法庭追着太阳办案。”刘胜男指着世界时区图解释。

通过“云庭审”,承办法官认真听取原、被告陈述和诉求,依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实际情况,对双方展开了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虽然本案已经进入诉讼程序,但我知道,你们就是心里都是有一口气没顺,今天看能不能先帮你们把这口气理顺,毕竟诉讼不是我们的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嘛!”最终双方达成还款协议,这场跨国纠纷圆满解决。

一封封横越万里的电子调解书,见证着蒋家嘴法庭“追着时差跑”的司法服务,也记录着“人民有所呼,司法有所应”的为民初心。近年来,该庭线上调解成功率超50%。

法治播种:定制普法润民心

“刘法官,上次您讲的征地补偿政策,帮我们村解决了个大难题!这次又带了新的问题来请教您。”2025年4月17日,蒋家嘴镇政府的会议室里,一场“涉农纠纷预防与化解”专题讲座刚刚结束,镇村干部就围住法官咨询问题。

这是蒋家嘴法庭“法律赶集”活动的场景。与以往不同,这次普法是“按需定制”的。前期,法庭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土地承包、外嫁女权益等是当地矛盾焦点,于是针对性准备讲座内容。

“连续弃耕抛荒两年如何认定?”“外嫁女权益怎么保障?”面对干部们的提问,法官结合新施行的《集体经济组织法》《土地管理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典型案例,给出专业又实用的解答。

“以前处理外嫁女土地纠纷总感觉底气不足,现在有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流程,工作起来更有章法了!”大家纷纷表示,“定制”讲座不仅提升了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更培育了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意识。三年来,法庭先后开展送法“六进”活动21次,为法治乡村建设注入司法动能。

上门普法

如今,在汉寿县的乡间村落,“有纠纷找法庭”已成为群众共识。这方小小的法庭,正以其司法为民的初心和改革创新的勇气,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崭新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法治动能。

责编:周萌

一审:周芝华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