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尽享养老保险红利
2025-03-06 11:39:32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伏志勇 | 作者:赵德元 | 点击量:39312         

作者:赵德元

养老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我国老年人口约占全球四分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期盼更高质量、更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作为“老有所养”的重要支柱,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多年改革与创新,已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权责清晰、保障适度的多层次体系,为亿万群众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在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和辉煌成就。截至2024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3亿人,较2012年增加2.85亿人,标志着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基本成型。李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不仅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深切期待,更彰显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一、制度完善的红利:覆盖全民,保障公平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历经多次改革,逐步实现从局部覆盖到全民共享的转变,让不同群体公平享有养老保障。

传统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型。从依赖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转向以社会统筹为基础、个人账户为补充的现代养老体系,有效缓解了家庭负担,提高了全民养老水平,增强了社会稳定性。

从“碎片化”到“全覆盖”。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开启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先河;201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整合,将农民和城镇居民首次纳入统一保障体系;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终结“双轨制”,实现制度全覆盖。如今,无论是企业职工、城乡居民,还是灵活就业者、新业态劳动者,均能通过参保获得养老保障。

全国统筹与待遇公平。2022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推行,终结了地区间基金收支不平衡、待遇差异大的历史。通过全国统一的基金调剂和信息系统,既缓解欠发达地区支付压力,又确保退休人员待遇公平性。2025年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平衡代际负担,为制度长期可持续性奠定基础。

二、政策优化的红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养老保险制度通过科学设计,将个人权益与缴费贡献挂钩,既体现公平性,又激励群众主动参保。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1997年“统账结合”模式的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明确了社会共济与个人积累的双重功能。通过典型案例解读和社保政策进企入户,群众逐渐理解“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益处,参保积极性显著提高。

政策精准落实落地。新老政策衔接平稳,针对新旧制度过渡中的待遇差异问题,通过兜底保障和动态测算,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行业统筹优化,完善行业缴费标准与待遇计发衔接机制,避免因政策执行差异导致的不公平;特殊群体保障到位,对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探索灵活缴费方式,扩大覆盖范围。

精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针对视同工龄认定、“漏保断保”、养老待遇计发等群众关切问题,通过专项清理行动和政策补丁,确保历史贡献得到合理补偿。如:明确女职工退休年龄规定,保障女性职工权益; 明确国有农垦中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等参保规定,解决历史遗留争议;2023年《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出台,规范基金管理和待遇发放流程,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三、服务提升的红利:便捷高效,透明可信

信息化与规范化建设大幅提升服务可及性,让群众办事更省心、更放心。

“金保工程”助力便捷服务。通过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平台,群众可在线办理参保登记、缴费查询、待遇申领等业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跨地区社保关系转移、异地养老待遇领取等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用人单位缴费监督机制。建立企业缴费信用评价体系,对欠缴、漏缴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确保职工权益不受侵害。2023年数据显示,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合规率较改革前提升27%。

透明监管守护“养老钱”。智能监管平台实时筛查异常数据,如湖南社保监管系统每日0点至4点自动生成风险预警,问题发现效率提升60%; 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2024年通过群众举报渠道查处骗保案件1.2万起,追回基金超15亿元;定期公开基金收支情况,增强群众信任感。

四、未来发展的红利:应对挑战,持续升级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的挑战,国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再深化,让红利惠及更长远。

精细化政策设计。针对灵活就业、新业态群体特点,探索“按单缴费”“分段参保”等灵活方式;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补充保险发展,构建“基本+补充”多层次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持续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

智能化与人性化结合。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个人养老需求,提供个性化参保建议;为高龄、残疾群体开辟“免申即享”“上门帮办”绿色通道;开发智能客服系统,实现政策咨询“7×24小时”响应。

强化法治与公众参与。修订《社会保险法》,明确灵活就业者权益保障条款; 建立政策听证制度,邀请人大代表、社区代表参与改革方案讨论;推广“社保监督员”机制,鼓励群众参与基金安全监督。

结语

让人民群众尽享养老保险红利,既是制度设计的初衷,也是改革深化的目标。从覆盖全民到服务升级,从政策优化到长效监管,每一项举措都在为“老有所养”的愿景添砖加瓦。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养老金替代率达58.3%,较2012年提高12个百分点;老年人口贫困率下降至3.1%,制度托底效应显著。未来,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持续创新,我国养老保险必将更好地托举起亿万群众的幸福晚年,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坚实底气。

责编:伏志勇

一审:王薇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