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㉖丨寻踪觅迹
2025-03-04 11:23:40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李祯媛 | 作者: | 点击量:17801         

常德桃源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张璇口述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杜巧巧 实习记者 彭星荟 整理  

张璇,桃源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一级警长。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获嘉奖1次,获评全市破案办案能手。近3年来,他参与破获包括各类重特大案件在内的刑事案件1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0余人。

张璇说:“案件刚接手时往往遍布寻踪觅迹的难题,沿着踪迹逐步揭开案件真相就是我们刑警的使命。”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这起案件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那是在2021年底,疫情防控关键期,我们忙得团团转,一个个眼睛都熬红了。

一天,我们接到一起报案。四川男子杨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说他妹妹杨小花(化名)失踪10多天。自己从广东追到湖湘潭,又跑到我们这儿,因为他妹妹在桃源露过面。

杨小花从事按摩行业,工作环境复杂,人员流动大,行踪不好找。杨某不知道杨小花在桃源做什么,也不知道杨小花的落脚点,对我们来说很棘手。

我们四处走访摸排,找遍了杨小花去过的每个地方。

我带着一个队员去了杨小花可能工作过的按摩店,给老板看照片,老板一眼就认出了她。“她好久没来了,包还在这儿呢,也不知道咋回事。”

她的包、身份证、随身物品都在,人却没了。我推测杨小花不是正常离开,出事的可能性比较大。

杨小花在桃源的监控录像大多覆盖消失,只剩几张模糊的图片,其中一张图片可以看到一名开着帕萨特车的男子与她同行。

这个开帕萨特男子的身份成了关键。可奇怪的是,在现有技术足以识别身份的情况下,我们始终无法查清他的底细。追着追着,我们发现这台帕萨特的行踪也很诡异,车牌换来换去。

糟糕的是,当我们试图查看一个关键路口的监控录像时,发现那段时期的视频数据全部丢失了。

我们只能排查其他线路的轨迹,一帧一帧地看有关视频。终于在一个路口的监控里看到疑似杨小花的身影,坐在那台帕萨特的副驾上,但很模糊。

对照时间轴,我们发现那天就是杨小花最后出现的时间。

第2天凌晨,我们发现这台帕萨特被拖车拖到了修理厂。

杨小花到底在哪里,那天晚上,车里发生了什么,开帕萨特的男人,又去了哪里?

修理厂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当天有个男子打电话叫人来拖的车,说车钥匙断了,无法启动。

当时,这辆帕萨特是我们唯一能抓住的有效线索。我们对这台车进行了仔细勘验,没有什么发现,但在行车记录仪里找到了令人揪心的东西。

行车记录仪的视频没有拍到车内,但音频中女孩的挣扎声和求救声及随后的悄无声息,都在告诉我,她凶多吉少。和她同行的帕萨特车主,有重大作案嫌疑!

我们通过追踪,找到了男子的落脚点。

就在我们准备对他实施抓捕时,修理厂的人告诉我们,说对方准备过两天来修车厂取车。

收到这个消息的我,觉得好险。

从车内的情况来看,男子在作案后肯定对车子进行了细致的处理。可能因为紧张,他忽略了行车记录仪。现在回过神来,取回车的第一时间就极有可能删掉证据。

如果这个案子我们的进度稍微慢一点,关键证据可能就被销毁了。

我们将计就计,在修理厂附近设下埋伏圈,等他自投罗网。

终于,我们等到了帕萨特车主。

“蹲下,抱头!别动,我是警察!”我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上去,男子立马撒腿就跑,顺势上了一辆出租车。当时,我们全大队都出动紧急追赶出租车并进行拦截,最终顺利将犯罪嫌疑人汪某捕获。

审讯时,汪某一开始还想狡辩,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把行车记录仪关了,没有实质证据就无法定罪。但他不了解的是,行车记录仪虽然关了,录音还在继续。当我们拿出早就到手的录音证据时,他没话说了,只能老实交代自己犯下的罪行。

“我们之前就认识,这次因为金钱上的问题在车里吵架,一时激动,我就……”尽管他言语中都是懊悔之意,但那条鲜活的生命,永远回不来了。

通过审讯得知,男子行凶后,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将女孩的尸体拖回安徽老家埋葬。

我们驱车前往安徽,找到了女孩的尸体,锁定证据。最后,汪某被判死缓。

办完这起案子,我回到家。老婆笑我:“十天半月不见人影,回来就带一包脏衣服。”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熬夜、出差,都是家常便饭。

排除万难,执着寻踪,因为我们是穿梭迷雾的觅迹者——刑警。

责编:李祯媛

一审:李祯媛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