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着力点和突破口 扎实推进湖南矿山安全领域深化改革
2024-12-17 10:15:48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樊芳 | 作者: | 点击量:38618         

吴卫龙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湖南局对标对表矿山安全领域深化改革5个方面21项具体措施,深入领会改革意图,准确把握改革指向,紧密结合湖南实际,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措施落地落细。

着力推进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持齐抓共管,构建企业化的员工报告监督、社会化的群众举报监督、市场化的保险参与监督和法治化的部门执法监督的“四位一体”安全生产监督体系,提高安全素养,增强矿山从业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坚持源头治理,引领优化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督促地方推进非煤矿山实施淘汰退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改造提升一批等“三个一批”措施,用好煤矿产能置换政策,引导灾害严重、长期停产煤矿关闭退出,从源头上解决规模小、水平低、管理粗放等问题;强化标准提升引领,改扩建矿井必须达到30万吨以上;发生瓦斯事故或高值超限的煤矿,一律进行智能化改造并限期完成。坚持系统治理,推动标本兼治,注重地质先行,采取工程、管理、技术等措施,从开采布局、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超前治灾、风险隐患、基层基础、应急能力等方面全面持续发力。坚持风险研判,加强监测预警,加快矿井“六大系统”在内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系统集成,建设智慧化管控平台,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超前识别、报警、响应、核查、处置。坚持法治护航,提升内生动力,实现执法和服务、检查和整治、惩戒和教育相结合,推动“双转双进”活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加强对重点监管企业和地区的“一对一”帮扶督导,对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任务清单和措施清单逐一审查,督促企业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矿山企业依法办矿、依法管理的意识。

着力推进新质生产力赋能。加强矿井支护改革,扩大巷道断面,为井下连续运输、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提供空间;坚持科技赋能,超前治灾防范,推动矿山走“产学研用”之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水、瓦斯、顶板、采空区等重大灾害和露天矿边坡、尾矿库坝体源头治理;强化新质生产力赋能,坚持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大力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推动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强化源头超前精准治理,着眼于推动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对重大灾害进行源头治理、超前治理、精准治理;强化新质生产力赋能,督促企业加强数字信息技术应用,大力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进程,全力推进智能化打钻、智能化掘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着力推进矿山安全基层基础保障。强化基层,推进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认真履职,将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纳入每次检查的必查内容,严肃纠治不履职、假履职等行为;推进健全管理机构人员,建立健全并落实企业技术管理体系,根据不同灾害类型配备相应组织机构和技术管理人员,对“五职”矿长、“五科”技术人员的学历背景、专业能力、工作经历开展抽查检查;推进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级全员岗位责任制,压实投资人、管理人、技术人、从业人、监督人“五类人员”责任。积极推动总工程师当“常务”,安监机构上级企业派驻,强化内部监督;推进班组建设,严格落实《班组建设工作指南》要求,开好“班前会”,落实矿领导联系包保采掘班组制度。夯实基础,健全“以双重预防机机制为核心”安全标准体系,实施动态达标、动态隐患清零;强化摸清灾害风险底数,督促企业查清探明3~5年采掘范围内各类隐蔽致灾因素,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成果纳入矿山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严格按灾害等级设防;狠抓基本功,提高应急响应处置能力,推动矿山企业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常态化开展自救器专项监察,推动企业定期开展自救器使用培训;督促矿山企业加强汛期安全防范,严格落实应急叫应、回应、响应机制,严防溃坝、泄漏、淹井、滑坡等灾害事故发生。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开展“八条硬措施”分级宣讲,督促企业结合实际开展警示教育,真正让企业职工通过事故教训增强硬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下矿井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着力推进监察执法和督政质效提升。坚决落实“五集中”制度,坚持“六个精准”,做到“去有目标、回有底线”。立足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做实每次监察执法。持续构建监管监察合力,落实“五联合一加强”工作机制。强化国家监察“督政”,完善常态化抽查、交办、核查、约谈、曝光、抄报、通报等工作机制,推动加大对地方考核中的矿山安全权重,善于用地方党委政府听得懂的语言为安全生产“吹哨”“鸣笛”。做细每次检查,对突出矿井的检查,始终坚持图纸、专项防突设计、比对专项防突设计图和竣工图、查核评判报告、采掘头面的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五必看”。对于瓦斯超限处理,重点关注瓦斯治理不到位、通风系统不可靠、屡次发生瓦斯超限、瓦斯浓度值长期临界于超限值、经常性的“双回路”跳电等方面问题。严查高值超限问题背后的问题,不仅要查直接原因,更要查导致超限的深层次原因。

(作者系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湖南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编:樊芳

一审:樊芳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