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铸就“智造之城”
2024-12-13 17:10:43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樊芳 | 作者: | 点击量:44097         

长沙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深入推进法治创新与实践,让星沙大地成为先进制造业成长沃土。

湖南法治报通讯员 盛磊

园区大道上,一排排高大气派的挖掘机列队待运;智能产房内,一台台焊接机器人挥舞“铁臂”忙着作业,星沙大地处处涌动着上项目、抓产业、谋发展的热潮。

高品质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硬实力”和“软环境”的综合体现,是宜业宜居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和驱动力。

近年来,长沙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深入推进法治创新与实践,为各类市场主体筑好法治“凤巢”,护航企业发展壮大。

近日,笔者走访长沙县的企业、园区,从双向奔赴的故事里,从厚爱严管的善意里,从以“优”解“忧”的速度里,感受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力度和温度。

护企创新,打造坚强法治“护盾”

湖南工业看长沙,长沙工业看星沙。

长沙县,作为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核心地区,一直是长沙乃至全省重要的制造业高地,一批智能化制造业集群正在加速向世界一流迈进。

有着“工程机械之都”称号的长沙县已成为世界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之一。数据显示,长沙县工程机械总产值约占全国的33%,全球的8.5%,产品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长沙造”工程机械从湘水之畔发往全国、走向世界。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殷殷嘱托,激荡起三湘四水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长沙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伍玉联介绍,近年来,长沙县始终坚持把知识产权作为推动创新驱动的根本保障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

制度有保障。长沙县立足自身优势,主动作为,出台《长沙县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县工作方案(2022—2025年)》《长沙县政法系统“三高四新·法治护航”三项专项行动(2024—2026年)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

举措很务实。县委政法委牵头统筹,建立法治护企工作站,成立知识产权专业办案团队,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权益保障专项行动,出台26条措施,推出案件速裁、“除虫护花”、执行攻坚、法治体检等一系列便民利企司法服务。

成果很显著。2023年,长沙县共破获涉企案件4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1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800余万元。

长沙县某科技公司是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年,该公司前资深销售员与几名技术员工,在明知违反保守商业秘密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内外勾结方式,以手机拍照、U盘拷贝、原图修改等手段窃取公司核心机密,并以技术入股方式共同经营一家新公司,用于制造销售同类设备,造成该公司经济损失150万余元。

案发后,长沙县政法系统高度重视,县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案件侦查、取证;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由经侦大队牵头快速侦破案件,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县法院快审精办,帮助被害单位挽回损失百余万元。

结案后,县委政法委还组织政法单位走访该企业,就商业秘密保护内控制度落实、审批流程、研发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为企业员工授课普法,帮助提升依法治企能力。

“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力度,为企业创新铸牢法治‘护盾’。”长沙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刘波表示,该县认真落实上级要求,以企业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努力打造公平诚信的一流市场环境、规范高效的一流执法环境、便捷贴心的一流服务环境、创新发展的一流法治环境,助力全县高质量发展。

破解执行难,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

三十余名执行干警,九个执行团队,奔赴十多个省份,查封扣押百余台设施设备。

今年以来,长沙县法院执行局选派精干力量组建9个专项执行团队,先后奔赴福建、广东、浙江、贵州、河北、山东、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开展涉工程机械行业专项执行行动。

经过执行干警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共查封混泥土搅拌站2处、扣押包括118台重型卡车、28台搅拌机、20台旋挖钻机、8台泵车、6台挖掘机等在内的工程机械设备共计235台。

跋山涉水,千里追踪,是涉工程机械行业案件执行工作的常态。

作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长沙县拥有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由于大型工程机械售价动辄数百万元,常常以融资租赁、贷款销售、分期付款等方式实现,拒还购买、租赁工程车欠款,恶意藏匿转移工程车辆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产生了很多纠纷。

执行事关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事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为破解执行难,长沙县法院优化涉工程机械企业案件立、审、保、执全流程管理,确保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与全国200个县区市签订《县域知识产权保护跨区域协作协议》,解决跨区域协调问题;面向社会公开执行干警微信号,有效畅通沟通渠道。

仅2023年,长沙县法院就组织开展多次专项集中攻坚执行行动,扣押各类工程机械设备300余台,为工程机械企业挽回损失4.55亿元。

窗口前移,打出司法服务“组合拳”

近年来,长沙县受理的工程机械企业案件年增长速度达到50%,企业司法需求旺盛。针对这一现状,长沙县坚持靠前服务,采取多元解纷机制,打出司法服务“组合拳”。

2023年9月7日,长沙县将法治护企工作站搬进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减轻企业诉累。

长沙县山河智能法治护企工作站特邀调解员靠前服务,帮助企业线下解纷。

因拖欠租金迟迟不给,今年3月,山河智能公司将甘肃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机械设备租金及利息。

立案后,工作站特邀调解员欧阳欢立马联系了甘肃某公司负责人。“我不是不想还钱,确实是资金周转困难。现在公司正在抓紧生产赶单,拿到了货款立马还钱。”电话那头,被告无奈回复。

山河智能公司法务部负责人则表示:“每一笔回款对公司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一边是被告确有苦衷,一边是原告权益被侵犯。“不能因为一起纠纷,让两家公司都发展受阻。”经欧阳欢耐心调解,双方各让一步,采取分期还款方案,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据介绍,该工作站采用“特邀调解常驻+法院司法确认”模式,在诉前,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信息共享等方式,既可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平台受案、在线调解、实时确权,又能第一时间实地与企业保持充分沟通,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园区。

该工作站成立运行一年以来,已成功调解各类案件200余件,诉讼标的过亿元,平均调解时间仅28天,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用近30万元。

一方面,已有的纠纷高效化解;另一方面,面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政法机关还纷纷主动上门服务,营造暖企发展环境。

长沙县检察院构建“检园共商”+ “检企共建”服务模式,建立驻自贸区知识产权服务站和星检“e”站,与重点产业园区建立常态联系;与山河智能等多家企业签订共建协议,选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担任企业检察联络员,实现双向对接。

长沙县公安局创新“园区警务”,建立企业治安隐患排查档案,实施群防群治联席会议制度,打造“家门口的警务超市”,特别是通过“三所一庭”(派出所、司法所、律所、法庭)联动工作机制,化解重复纠纷警情,有效维护园区和谐稳定。

长沙县司法局先后在蓝思科技厂区、海吉星市场、中南汽车世界成立公共法律服务点,为企业提供“零距离”司法服务;组建27个法律服务团,联系70家企业、14个商(协)会,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建立涉外法律服务资源数据库,有针对性地为外贸企业提供风险评估、法律咨询等免费服务;强化涉企行政争议实质化解,2023年办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29件。

“当下,长沙县正从‘工程机械之都’迈向‘智造之城’,而健全的法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根本、最稳定、最长久的保障。”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付旭明说,在实现“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的征途中,长沙县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创业,让星沙大地成为先进制造业成长沃土。

责编:樊芳

一审:樊芳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