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邝云晖 唐友得)
12月11日,临武县万水乡谭何村,曾经的帮教对象,如今的烤烟种植专业户老谭跟已来家走访多次的司法员聊丰收的烤烟,聊儿女的婚事,末了不无感慨:“真的非常感谢司法所同志的帮助,没想到你们对我这么关心。现在我已过上自食其力的新生活,不会再走歪门邪道了。”这是2023年以来,临武县司法局结合政法队伍教育学习、“千人包千村,万警进万家”等活动,立足本职,整合各方力量,狠抓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一个缩影。
筑牢基层基础,强化队伍建设。“好钢用在刀刃上”。按照省、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要求,2年来,临武县司法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节约的原则,通过新建、改扩建、置换等方式,先后投资近200万元,共完成11个基层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占全县基层所总数的85%,其中麦市司法所按省级模范司法所标准创建;为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该县建立健全了14个县、乡(镇)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站)和228个县、乡(镇)、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实现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覆盖;与此同时,配齐配强41名司法工作者、725名人民调解员,通过“短学习交流会”和“技能大比武”等活动提高队伍素质,队伍建设得到空前强化,其中舜峰镇南塔社区陈崇波今年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整合部门力量,纠纷调处成效明显。在县政法委的统一调度下,临武县司法局指导成立了教育、医疗、道路交通、劳动人事、征地拆迁、物业、房地产、金融、消费、知识产权、环境、旅游、婚恋家庭等13个行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矛盾调解工作的合力。其中“婚恋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还建立了心理学、法学和社会工作者等领域的调解专家库。今年6月,县司法局联合县妇联、县驻村办与该调解委员会一道,连续多日分组进村入户走访,共排查出婚恋纠纷71起,当月成功调解65件。为激励人民调解工作,县财政每年预算“以奖代补”专项经费30万元,实施“一案一卷,一案一补”。截至11月,全县各级人民调解员共参与调处矛盾纠纷1156件,调处成功1110件,成功率为96%以上,发放补贴10万余元。该县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
强化智慧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矫正到位。临武县积极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智慧矫正中心固定11间专用办公室,设置报到厅、监控大厅、教育学习室、心理矫正室,形成功能齐全的特殊人群教育管理中心;13个基层司法所均配备了专门的社区矫正办公室及社区矫正宣告厅。该县目前在册共有社区矫正对象176人,接收刑释解矫人员332人,落实帮教人员430人,全年社区矫正工作无脱管、漏管现象。今年,临武县司法局加强同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沟通,出具社区矫正对象审前调查评估意见函122份;该局结合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启动监狱和地方合作,8月30日,与郴州监狱签订《社会帮教协议》;今年以来,安排罪犯亲属与在省内监狱服刑人员远程视频成功会见143起。
与此同时,社区矫正管理局要求社区矫正对象签订《承诺书》,每月集中开展学习教育,提高社区矫正对象服从管理、遵纪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随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情况和行为表现,司法所不定时开启位置上报,发起位置共享,定期检查社区矫正对象APP打卡手机,确保每天使用在矫通APP按时打卡并随时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通讯联络核查。在严管的基础上,对矫正对象充分实行人性化教育管理,使帮困解难成常态,社区矫正工作者、志愿者定期不定期上门走访,掌握矫正对象的实际生活,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2023年,解决生活困难社区矫正对象13人,救助贫困特殊人群子女29名。
责编:刘建军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