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刘武)“检察官姐姐,我的爸爸是聋哑人,妈妈患有精神疾病,家里就是靠爸爸打零工和村里人的接济来维持生活。”面对检察官的走访,小慧(化名)的回答令人心酸。
小慧是一起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检察官在办案中获知其家庭困难,有救助的需要。通过进一步上门走访,检察官了解到小慧家里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完全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决定立即启动救助程序。最终经过快审快批,将2万元的司法救助金送到了小慧手中。
据悉,2023年以来,沅江市检察院在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挖案件线索,实现司法救助工作纵向联动、横向协同,最大程度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0件,同比上升185%,司法救助率居全市前列。今年10月,该院司法救助办案团队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全面筛查线索,确保“应救尽救”。原刑事案件承办人在听取被害人意见时发现,小慧家庭情况特殊,初步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并将该案线索移送至控告申诉部门。通过实行内部线索移送、各办案团队逢案必查、重点筛查等,实现全院干警“一盘棋”、线索摸排全覆盖,确保司法救助贯穿办案各条线、全过程。控申部门收到线索后,第一时间开展实质性审查。通过实地走访等,全面了解小慧的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实现变“坐等送案”为“上门问案”,确保司法救助落到实处。
坚持“因案施策”,实现精准救助。针对小慧的心理辅导诉求,检察机关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开展联合心理帮扶。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以姐姐的身份与小慧亲切交流,既拉进了与小慧的距离,又有利于快速解开小慧的心结。通过搭建全市一体化、多元化救助平台,实现案件信息共享,确保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齐头并进”。在了解到小慧的家庭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办案团队及时联系当地村委,希望对小慧加大救助力度,确保解决小慧最迫切、现实、直接的困难。
坚持定期回访,巩固救助成效。坚持“一次救助、长期关怀”原则,由结对检察官对被救助对象不定期开展回访。对回访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对生活仍存在一定困难的,帮助其继续申请社会救助,进一步巩固救助成果、优化救助效果,确保既“救当下”更“利长远”。在回访过程中,办案团队了解到:小慧已经走出心理阴霾,重新热爱生活。检察机关通过一体化融合履职,让司法救助的暖意流进了更多“小慧”的心中。
责编:杨绍银
一审:杨绍银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