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赫山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22 19:49:30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杨绍银 | 作者:周志国 | 点击量:6293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周志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粮油消费需求升级提档,粮食消费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转变,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逐步凸显。赫山区以实施“优质粮油工程”抓手,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种粮农民种好粮、收储企业收好粮、加工企业产好粮、人民群众吃好粮”,优质粮油“种、产、购、储、销”一体化经营的粮食加工优势产业链基本形成。

基地推动,优质粮源有保证

赫山区拥有耕地63.64万亩,常年播种粮食105万亩以上、产量10亿斤,粮食资源非常丰富。赫山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水稻+”综合种养,引导农民由“种得多”向“种得好”“卖得好”转变,2023年优良品种覆盖率超过83%。中高端大米产量由16万吨增加到18万吨,增长12.5%。优质稻种植基地为加工企业提供了优质粮源,还通过优粮优价带动农民增收近亿元。如今年,中晚稻产量和收购量最大的优质品种黄华粘价格为每百斤150元,市场紧俏的桃优香粘、泰优390价格分别为每百斤165元,而高档品种玉针香价格最高达每百斤180元。

科技带动,绿色储粮有保证

注重实施绿色科技储粮工程,实现仓储库点智能化、生态化安全储粮,保证赫山大米的优良品质,让消费者吃到优质粮、新鲜粮、放心粮、安全粮。今年对市、县政策性粮食仓库进行了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建成了粮情监控、仓储信息管理、视频安防、智能出入库等粮库智能管理系统,省、市、县三级监管平台互联互通。通过科技储粮体系建设,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全面推广内环流控温储粮、智能通风、低温控温等新技术,粮食仓储损耗率从0.4%降至0.2%,收储成本下降5%,实现了粮食储粮高品质、高营养、高效益和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的“三高三低”目标,年储优质粮食70万吨,年综合增收40元/吨,企业年均累计增收近3000万元。

创新驱动,保障加工品质

近年来,争取“优质粮油工程”和仓储项目资金近6000万元,支持6家入园企业加工设备升级改造和仓储物流项目建设。8家入园粮食加工企业先后投入科技创新资金近4亿元,改扩建日产300吨红外线云色选机全自动生产线,单机效率同比提升50%,整精米率提升5%,人工下降60%;采取独立除尘系统、分层分隔除尘方式,加工车间粉尘污染控制达到99.5%。建成中央电控系统、ERP资源系统、卸粮自动化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检验检测系统,实现了一键化数字智能控制。园区加工企业成为全省乃至中南地区大米加工行业智能化设备设施运用水平最高,加工规模、效率、标准化水平领先的现代化大米加工企业。

品牌促动,销售市场有保证

赫山区大力实施大米品牌工程,不断拓展销售市场,稳步提升“赫山兰溪大米”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度,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粮油工业总值同比增长6.8%,在实现由“卖稻谷、卖大米”向“卖品牌、卖品质、卖价值”的转变中,蹄疾步稳,成效显著。一是加强产销衔接。连续几年在福州、上海、广州等地举行“赫山兰溪大米”推介会,与主销区产销衔接日益紧密。仅2023年上半年,就与主销区签订产销协议近20万吨,“泰粒煌”“福崽”等中高端大米市场售价超过15元/公斤,受到消费者青睐;二是加强行业自律。以兰溪粮食产业园为平台,组建了赫山兰溪大米行业协会,集体协商制定大米系列质量标准,推行“一物一码”全程可质量追溯,从而督促企业珍惜声誉、互相监督、诚信经营;三是加强渠道建设。农田谋士、大宏米业、福崽米业等43家企业相继开启“互联网+”销售模式, 粮油产品陆续进驻京东、淘宝、微商城、邮乐网和社区团购等网络销售平台,销售超预期的火爆,年成交量逾30万吨。还在广州、汕头、厦门、福州等12个大中城市设立大米直营店50家,年销售量近10万吨。

责编:杨绍银

一审:杨绍银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