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格子”下 幸福日子多 ——株洲市渌口区创新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综述
2020-09-22 12:02:19          来源:法制周报 | 编辑:杨天朗 | 作者:张斌 曾雨田 通讯员 言永平         

“智慧格子”下 幸福日子多

——株洲市渌口区创新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综述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张斌 曾雨田 通讯员 言永平


一大早,70岁老人刘玉石赶到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北洲村便民服务中心办事,通过政务查询一体机,仅用1分钟便成功办理了养老保险生存认证。“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9月16日,面对记者,老人一脸满意,“这在以前,我可要赶20公里路,才能到区人社局办理哩。现在有事,我在家门口就能办,方便多了!”

近年来,渌口区委政法委在推进社会治理工作中不断创新手段,融合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利用“网格+便民服务”,在全区139个村和社区打造“一平台五中心N功能站室”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重心下移,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智慧渌口”守护千万家平安


打开平台,随便输入一处地名,就有360余条信息映入眼帘。

这是记者在“智慧渌口”信息平台看到的一幕。

“这些信息,包括我区在外地读书、务工的居民信息,也有外地人在渌口工作、生活的情况。”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刘中山介绍,通过综治信息平台,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就能一目了然查询辖区内每个居民的基本信息,“疫情期间,通过大数据排查,各个社区迅速摸清了有关人员的信息,有效助推了抗疫工作开展”。

智慧平台,首在智慧二字。该平台全面整合党建、公安、卫健、民政、人社、应急等部门数据,打通部门数据之间的壁垒,实现人口、家庭户、房屋、地图等数据互相关联,确保了基础信息全覆盖。同时,将各类数据转换为统计图表,对区域治安防控、流动人口、网格事件、特殊人群管控和政务服务等情况进行实时分析,为社会治理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决策服务。

不仅是城镇,“智慧渌口”还连接了乡村的每个角落。渌口区委政法委将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县域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目前,区本级和8个镇综治指挥中心平台以及139个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部完成。

此外,分4期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建立连点成网的视频系统,并通过发动移动电信联通通信运营商和群众广泛参与,计划在全区累计布点电子监控探头2万余个,目前已完成4000余个。

“通过链接探头,我们能实时观察到辖区各个路段、各个角落的实时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刘中山介绍,布点的监控探头已经接入三级综治指挥中心,覆盖城区、乡镇、村组、住户的视频监控网络系统已基本建成。

9月4日,记者来到南洲镇,发现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安装有电子监控探头。“在村里就能看到家门口的情况,就算出门忘记锁门,也不用太担心。”村民们说,这提升了安全感。数据显示,今年来,南洲镇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8%,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12%。

智慧平台不仅带来平安守护还带来了方便快捷。目前,该区已下放到镇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965项,下放到村和社区办理的有47项。群众在办理一次事项后,相关数据信息进入“智慧渌口”大数据中心,实现“一次提交、多次使用”。


小网格让管理更精细


为了让管理更加精细,该区按照区、镇、片、村(社区)、单元5个层级网格,划分260个单元网格,并招录260名网格员对网格内的“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实时更新。目前,已录入家庭10.88万户,房屋10.42万栋,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3460家。

刘中山介绍,260名网格员不仅负责信息上报,还承担了矛盾化解、治安防控、政务代办等工作。

今年8月30日,渌口镇居民石春伟投诉,武警中队门口化粪池堵塞严重,污水外流,臭气熏天。网格员得知后,立马将情况上报,联系上了城管局。9月1日,市政公司进入现场施工,不到3天就维修完工。

在居民雷某看来,网格员就是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巡查小区基础设施被损、违法建设、安全隐患等问题,及时上报汇总数据,跟进协调落实解决,使老百姓的诉求能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置。

刘中山介绍,在一些应急事件处理过程中,网格员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7月,渌口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防汛总指挥部在网格中心进行现场调度,所有网格员分赴抗洪一线,作为指挥中心的“眼睛”,及时将各地汛情险情、物资需求等信息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传回指挥中心,为指挥调度提供科学参考。

“人和技术的融合,让平台发挥了更大作用。”刘中山说。今年1月-5月,渌口区共上报各类网格事件8912件,已办结8805件,办结率为98.7%。


人民调解筑牢平安乡村基石


今年8月25日,南洲镇北洲村村民刘某和唐某因房屋屋檐水排出发生纠纷,两人一言不合打了起来,刘某受伤住院。

9月3日,刘某主动联系了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请调解员帮他解决纠纷。第二天一早,村调解委员会成员田雪光、邓海棠和社区民警田永胜便一起上门做工作。

“我住院花了1300元,还耽误了工作,他还要赔偿700块钱误工费。”刘某提出赔偿要求,唐某却不认同,认为是两方的责任,双方争论不休。

“你们俩本来就是邻居,不要因为一点小事伤了和气。”通过5个小时的调解,两人终于达成和解,握手言和。

田雪光介绍,村里的5个村干部和1个网格员,都是村里的专职调解员,“以前有矛盾大家就自己武力解决了,然后老死不相往来。现在村民都会主动来找我们,让我们及时帮他们把矛盾化解掉。”

邓海棠告诉记者,除了专职调解员,“五老”也是村里重要的调解力量。“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代表和老军人,他们威信高,老百姓愿意听他们的”。

今年6月,几十个村民集体来村里投诉,有人把淤泥倒在组里的山坡上,损坏了油茶树也污染了环境。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本村几个村民搞运输,为了节约运费,便随意将淤泥乱倒在村里。

北洲村由原北平村和原清水塘村合并而成。这几位村民原是北平村的村民,为了让调解更加顺利,调解员便叫上了已退休的北平村村书记王光武一起去做工作。

在王光武的帮助下,这起纠纷很快得到解决。几位村民认识到了错误,承诺不再乱倒淤泥。

“在村上都是小矛盾,但如果不及时化解,可能就演变成了大矛盾。”邓海棠说,自己的任务就是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

在区委政法委的统筹推动下,渌口区各村还建立了普法志愿者、治安巡逻志愿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综治志愿者等队伍。139个村(社区)均成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点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现在村里办事方便了,环境美丽了,人际关系也更和谐了。” 邓海棠笑着说。

责编:杨天朗

来源:法制周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