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我市各级优秀人大代表事迹的宣传推介,更好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推动代表工作更上新台阶,湘潭日报、湘潭电视台等市直媒体,以及湘潭人大网、湘潭人大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人大代表展风采”专栏,为您讲述人大代表履职故事,展示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敬请关注!
“田代表,我们组有16亩田地很不平整,丘块面积小,大型农机用不了,产量一直很低。我们希望能将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土地利用率。”
“粮食种植是大事,你反映的情况我会实地察看。如果确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会积极推动。”
前不久,在湘乡市东郊乡旺兴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市人大代表、旺兴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田学文接待人民群众时,第13村民小组的林梅光向他反映了农田耕种问题。
“农民反映最多的还是农业生产问题;我最关注的,也是粮食安全。我没读过多少书,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就像我的名字一样,我的文化知识是从田间地头学来的。”田学文打趣地说。
2013年,田学文发起成立了湘乡学文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至今已流转耕地2900余亩,实现了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开展了多种稻养结合的规模化种植,在保障粮食种植和产值的同时,提高了亩均效益。合作社还先后承担了早稻集中育秧、重金属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深翻耕等农业项目的实施,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如今,合作社入社农户共计180户,入社农民400多人,每人年均增加收入3500多元,同时安排20名困难群众季节性长期就业,收购困难农户农产品。合作社获得湖南省粮食种植先进示范合作社等荣誉称号,田学文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成为湘潭市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2021年底,他当选湘潭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当选人大代表后,他依旧没忘记“老本行”,最关注、最挂念的还是“田间地头”的事。湘潭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虽然他是头一次参加大会,但他深入调研,围绕农业生产、乡村发展提出了多条高质量的代表建议。
“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粮食生产的新型‘生力军’,将担负粮食安全生产的大任。”在《关于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粮食生产的建议》中,田学文这样提出。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粮食生产,他建议,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预防用地矛盾纠纷,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解决机械化作业面临的难题;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他的建议得到了主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的高度重视,通过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鼓励科技创新等举措,促进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稳定粮食生产工作。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田间地头还有很多文章可做,这也将是我接下来几年履职的主要方向。”田学文表示,他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监督促进、示范带头作用,依法履职尽责,助力粮食生产,助推乡村振兴。
履职心得:
农民代表应当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践行担当。
——田学文
一审:李林俊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责编:李林俊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