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雨湖人大:人大代表进网格 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2-10-27 20:59:02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李林俊 | 作者:廖敏华 | 点击量:7432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廖敏华)换届以来,湘潭市雨湖区第七届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代表要更加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和丰富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雨湖经验。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市区“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暨“三级干部进区块”活动,紧密围绕雨湖区委“扁平化治理改革”部署,创新五级代表进站联系群众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人大代表驻站室进网格,更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主题活动,五级人大代表下沉入社区进网格,变“选民请上来”为“代表走下去”,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雨湖区扁平化治理改革背景

区—乡镇(街道)—社区(村)职能重叠、职责不清、权责不等、网格不实、效率不高等问题一直困扰基层,雨湖区委推动扁平化治理改革,通过消除行政层级,由多层级转为扁平化,打破“二传手”“中转站”隐性环节,实现“服务对象(群众)和治理方(区委、区政府)”简明化架构,让服务窗口前移。同时,按照“减少治理层级、提升治理效能、实现便民利民”的原则,将各街道十余个机构人员力量整合到综合协调平台、网格区块服务平台、快速处置平台三个平台,按每个覆盖350户左右标准划分网格区块,干部下沉一线担任区块治理员,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服务,实现管理服务的全方位覆盖。

为贯彻区委决策部署,雨湖区人大常委会以代表联络站为中心,以网格区块为依托,人大代表以选区为单位担任1-2个区块的监督员,形成区块治理“一个治理员+2个协管员+N个党员骨干+1个区块监督员”的模式。在网格区块内,人大代表既监督又服务,通过亮身份、亮电话等方式,人大代表从以前的通过接待日或者座谈会收集民意,到现在的全天候靠前服务、为民发声、实时监督、参与治理,代表收集民意更加便捷、群众表达民意更加畅通。

人大代表进区块、察民情、惠民生、强监督。

主要做法

(一)规划好一项机制

制定《雨湖区“人大代表驻站室进网格,更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围绕“五级代表全参与、选区网格全覆盖、工作流程全闭环、服务群众零距离”的总体目标,由乡镇人大主席团、街道人大工委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组织辖区范围内的区乡两级614名代表,进入原选区238个网格区块开展活动;驻区的国、省、市代表,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每月15日进驻到代表联络站参加接待人民群众活动,确保驻站和进选区网格代表全覆盖。每名市代表每年固定联系5—8名人民群众,区代表固定联系10名以上人民群众,701名人大代表化身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联络员、群众矛盾的调解员、改善民生的服务员。同时,鼓励各乡镇街道按照“一乡(镇街)一品”的原则,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特色亮点。如窑湾街道推行“123工作法”。“1”即一份履职公约,根据双联工作要求,将任务细化为六项,方便代表对标对表履行职责;“2”即“双到”服务平台,人大代表到代表联络站、到选区网格区块,方便代表联系群众的同时,也方便群众找到代表;“3”即三项微活动,组织代表开展“微讲堂”宣讲、“微实事”办理、“微心愿”认领等,促进代表履职有为有位。

雨湖区人大代表担任区块监督员,明晰工作职责。

(二)搭建好两个平台

一是建强用好线下接待平台。按照“三化”要求,通过前期谋划、专题会议、现场督导,协调解决各联络站选址、经费保障等问题,高标准建设了万楼街道示范代表联络站并召开现场推进会,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各联络站标准化建设,全方位提质代表联系群众的活动阵地。健全代表进站接待联系群众、人民群众预约面见代表、群众反映问题办理等机制,除每月15日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外,每周一由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轮流接待,推动解决了系列问题。同时,通过召开民情座谈会等形式,人大代表进入网格区块直接听取民声民意,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如万楼街道湘竹片区群众向区块监督员反映“‘精美湘潭’建设失地农民多年没有落实养老保险补差”问题,区块监督员将意见反馈给街道党工委,共同联系项目方反映群众诉求,推动问题解决。今年上半年,562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差款368万元已全部发放到位。今年来,通过“代表进网格区块”,各级代表接待人民群众548人次,收集建议意见362个,有效解决了一批如老旧小区改造、人居环境改善、交通设施优化等方面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24个。

居民群众领到社保补差资金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二是试点探索线上“数字人大”平台。在网格区块内建立微信服务群,群众在群内反馈问题,代表第一时间收集信息、第一时间推动处理、第一时间反馈回应。试点探索线上服务新形式,如姜畲镇结合“5G智慧数字乡村”建设,开辟“数字人大”专栏,网上公开代表信息,设置“向代表提意见”“建议回复”等板块,实现群众“掌上找”代表、意见建议“掌上提”;万楼街道公开网格区块内代表的微信二维码,实现“人大代表码上找”,进一步拓宽了民意表达渠道,代表便捷、快速掌握群众诉求,及时在平台跟进、反馈处理情况,形成群众反馈有回声、代表履职有途径的良性互动。

(三)开展好三项活动

一是接待日活动。每月代表接待日,组织驻站代表开门“坐诊”听取民意;驻站代表每年至少安排5天进社区、进网格区块、进住户,主动“出诊”体察民情。对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采取闭环式办理,属于职能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由联络站收集整理,反馈职能部门办理。对疑难复杂问题,由代表联络站组织驻站代表与有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等开展“会诊交办”。如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晓理参加鹤岭镇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推动金龙锰业、金龙集团兜底解决了锰碑路建设资金缺口问题,该项目于10月初正式开工;同时,推动解决了云龙村村道建设指标、公交车站台建设等系列困扰鹤岭镇已久的难题。驻窑湾代表联络站的市区代表通过联系职能部门、实地查勘等方式,推动在10天内解决了窑湾居民区内19栋“穿衣戴帽”房屋开裂和瓦片掉落安全隐患问题。雨湖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柳军辉以市人大代表身份在“人大代表接待日”听取群众反馈意见,现场调度财政、住建、城管等职能部门,有效解决了万楼街道撤村建居后47.5万平方米道路清扫面积认定和费用拨付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晓理参加雨湖区鹤岭镇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

二是小组活动。拓展“双联”工作范畴,创新实施常委会领导班子联系市代表小组、市代表小组联系区代表小组制度;指导各市代表小组制定五年工作规划。各级代表小组以代表联络站和社区网格区块为主阵地,开展理论学习、视察调研等活动70余场次,形成闭会期间市区代表建议12件。如雨湖市代表第五小组推动十八总“宽裕粮行”项目成功立项;响水乡充分运用代表资源优势,协调市区5个职能部门,筹措资金解决了青合线枫树塘塘基交通卡口安全隐患和水利问题。特别是为贯彻落实《关于在全省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中发挥好人大职能作用的通知》要求,区人大专门委员会多次到湘大周边重点区域听取群众意见,组织代表到住建局、自然资源规划局、行政审批局等单位的开展自建房手续补办行政审批专项调研,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列出自建房手续补办所需的资料清单和流程清单,推动一次性告知、承诺制先办,建立打包代办机制,确保群众合法利益不受损失。

长城乡人大代表肖彩成进区块开展自建房信息核查,宣讲安全政策。

        三是办实事活动。丰富完善代表进网格区块服务群众的载体和形式,开展“代表进小区,服务零距离”“走访慰问送清凉”“代表督安全”等主题鲜明的五级代表“联系群众办实事”活动,为代表解决民忧开辟一条“快车道”。如国代表王填对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刘某某进行资助直至其大学毕业;市代表黄丽解决了熙春路社区无物管老旧小区的屋顶漏水问题等。今年来,累计筹集资金、物资150余万元,市区代表办理群众关切的各类“微实事”300余件。

一审:李林俊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责编:李林俊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