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昌雄 袁江月
云溪区地处岳阳市城区东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有28公里长江黄金水岸线。境内群峦起伏,矮丘遍布,湖泊众多,适合各类林木及经济林生长。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7.58%,湿地保护率达72%,森林资源保护任重道远,林长制运行迫在眉睫。
创新工作机制 确定工作目标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沿长江视察,提出了“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保护长江母亲河”的号召。云溪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在全区推行林长制。明确各级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筑牢生态屏障。
全区建立完善的林长制工作体系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制度机制,实现森林资源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中期目标是到2025年,构建制度健全、运行高效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机制,“天空地”一体化森林资源监管监测平台有效运行。全区森林蓄积量达94.67万立方米以上,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整体性功能明显提高,林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明显提高。
完善制度体系 强化责任落实
2021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云溪区林长制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成立了区林长制工作委员会,区、镇、村三级林长体系已基本建成。区级林长由区委书记刘正仁担任,区长蒋春艳任第一副林长,常务副区长黄达江和分管副区长廖新华任副林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邓旭旺任督察长,区林业局局长潘斌兼任林长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镇村一级,均由镇村党委书记任林长、镇村主要负责人任副林长。
二是“三员”管护体系初步构建。全区共划分森林资源管护网格43个,各镇(街道)1个网格配备1名护林员;2~5个网格配备1名监管员,每个镇(街道)配备两名执法员。
三是配套制度已现雏形。制订了林长制有关工作制度;设置了区林长制工作站,负责区林长办的日常工作;大力展示、播放区林长制的宣传标语、图片、视频、广播等,制作并安装林长公示牌,上面有林长、副林长的姓名和监督电话,提醒广大群众保护森林资源。此举在全区营造了保护森林资源、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浓烈舆论氛围。
筑牢生态屏障 描绘秀美画卷
云溪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奋力开启现代化新云溪建设新征程”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认真践行发展新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切实保护好全区森林资源,拓展环境容量,筑牢生态屏障。
近年来,云溪林业局在森林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白泥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长江岸线复绿走在全市前列。接下来,云溪林业局将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着力保护发展森林湿地资源、提升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擦亮“云山溪水”的美丽新名片,向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编:李林俊
来源:法制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