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线索藏在养老保险里 法院3年追踪只为当事人权益不落空
2025-11-18 16:06:19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李迅 | 作者: | 点击量:5291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龙淑芬)“多亏了法院,这笔钱才能要回来!”近日,申请执行人张某收到最后一笔执行款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起僵持3年的民间借贷纠纷,在洪江人民法院干警不懈努力下得以成功化解。

2022年,张某因民间借贷纠纷将李某诉至洪江人民法院。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约定李某在规定期限内还清借款本息。然而协议期限届满后,李某并未履行,张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立案执行后,因李某下岗无收入来源,执行干警穷尽一切执行手段,亦未发现李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后来在梳理案件信息时,干警们注意到李某名下有养老保险缴费记录,因下岗暂时断缴。“养老保险或许是李某后续履行义务的关键线索。”这个发现被郑重记录在案件台账上,并贴上橙色标记,干警们同时将李某的出生年月录入专门的“待跟进人员清单”。这份线索成了团队共同记挂的“心事”。

此后3年,这份贴有橙色标记的案件台账,始终存放在执行局“重点跟进”档案柜中。定期整理未结案件时,干警们都会轮流翻阅台账,核对李某的年龄节点,同步更新可能的财产线索;与社保部门对接时,他们都会特意查询李某的养老保险状态,从未中断跟踪。

2025年秋,执行干警团队在案件梳理中发现,李某已恰好达到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当即携带案件材料前往社保局,在查询系统中输入李某的身份信息,屏幕上清晰显示,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已达标,当月起可每月领取固定金额的养老金。这个等待了3年的线索,终于有了进展。

干警们第一时间联系李某,起初对方仍有回避情绪,但团队没有放弃,多次通过电话、线下约谈等方式沟通,以“保障双方权益”为出发点,既讲清法律义务,也体谅李某的生活难处,耐心分析不履行义务对李某信用记录及未来生活的影响。最终,李某同意从每月养老金中划出部分金额用于还款。

确认还款方案后,干警们迅速联系张某,协助双方签订新的还款协议。当月,李某的第一笔还款顺利到账。截至目前,该案已执行完毕。

在洪江人民法院,这样的坚守并非个例。执行干警团队始终把“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初心揣在心里,他们不轻易放弃,用细致留存线索,用耐心持续跟进,用坚持打破僵局,让司法的温度穿透时间,尽力为每一起案件画上圆满的句号。

责编:李迅

一审:艾京昆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