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藏踪迹!桂阳法院巧破执行僵局,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2025-11-18 10:46:35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刘建军 | 作者: | 点击量:5246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王球、肖容

“真没想到一条朋友圈能帮我要回欠款,太感谢法官了!”收到被执行人转来的15000余元欠款时,申请人朱某在微信上不停地向执行法官表示感谢。

近日,湖南省桂阳县法院执行法官凭借申请人提供的一条微信朋友圈线索,精准锁定“玩失踪”的被执行人张某,通过刚柔并济的执行方式,成功化解一起僵持已久的民间借贷纠纷,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事情要从一起普通的借贷纠纷说起。原告朱某与被告张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张某需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朱某借款2万元。然而,判决生效后,张某却迟迟未履行法律义务。无奈之下,朱某于2025年7月7日向桂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向被执行人张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并第一时间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对其财产线索展开了全方位查控。经查询,张某名下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就在法官积极寻找新突破口时,申请人朱某提供的一条关键线索让案件迎来了转机。朱某偶然在张某的微信朋友圈发现,张某近期发布了一条在某公司活动的视频。这条动态暴露了张某当前可能的活动范围和行踪。朱某立即将这一线索截图并反馈给了执行法官。

执行法官当即对线索进行细致分析,结合视频中的场地特征、活动标识等细节,初步判断出张某的活动地点。为避免打草惊蛇,执行法官迅速制定线下排查方案,带领执行干警驱车前往线索指向的公司。经过一番摸排走访,最终在该公司办公区域成功找到被执行人张某。

执行现场,法官并未急于采取强制措施,而是秉持“刚柔并济、法理相融”的执行理念开展工作。一方面,向张某严肃释法明理,明确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法律后果:法院将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这些措施不仅会影响其个人征信,还将对其出行、就业、子女教育等日常生活造成严重限制。另一方面,法官耐心倾听张某的实际困难,从情理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鼓励张某主动承担责任,同时也劝说双方体谅对方处境。

法官的耐心调解与明确告知,让双方都深受触动,“各退一步,海阔天空。”申请人朱某放弃部分本金,被执行人张某当场将剩余15000元欠款履行到位。至此,该案顺利执结。

下一步,桂阳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宗旨,不断创新执行方式,拓宽线索收集渠道,既要用好法律强制手段,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也要注重情理兼顾,努力促成当事人和解,让公平正义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实现。

责编:刘建军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