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香绕山乡,增收有“良方”——古丈县岩头寨镇蒿根坪村产业发展启示录
2025-11-07 08:53:42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李颖 | 作者:杨森宇 田艳 肖寒 张彦梅 | 点击量:7155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杨森宇 田艳 肖寒 张彦梅)秋日的武陵山区,层林尽染间,古丈县岩头寨镇蒿根坪村的羊肚菌育种基地里一派繁忙。在标准化无菌车间内,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张敏与村民们身着洁净工装,小心翼翼地将“湘野一号羊肚菌”原种接到栽培种中;车间外的空地上,另一批村民正熟练地将栽培种装袋,为新一轮菌种培育做足准备。这一颗颗曾藏于深山的“珍稀菌”,正一步步成为村子发展致富的“硬通货”。

辛勤探索找准“山乡致富菌”“要让村里有收入、村民能增收,就得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张敏深知,地处武陵山区的村子,虽有山林耕地的天然条件,却长期受困于传统农业产值低、发展路径模糊的难题。

2015年,张敏与村“两委”成员,就“蒿根坪村产业发展方向”展开深度调研。结合本村高山气候、土壤特质,以及市场对珍稀菌类的需求,团队最终将发展方向锁定在羊肚菌种植上——这种菌类耐寒性强、营养价值高、市场售价稳定,且能延伸出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完全契合“一村一品”的发展需求。

为让产业落地,村党支部率先“破局”,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学习羊肚菌种植技术。2016年,村里首次试种羊肚菌获得成功,为后续产业规模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研结合培育“本土好菌种”,“羊肚菌产业要站稳脚跟,核心在菌种。”这是张敏多年来得出的关键结论。最初引进的外地菌种,因难以适应武陵山区的温差、土壤酸碱度,常出现产量不稳定、菌形不佳的问题。2021年,湖南工商大学进驻蒿根坪村,在湖南工商大学高校智库的支持下,村党支部与湖南工商大学高校智库深度合作,启动“古丈本土羊肚菌菌种研发”项目,目标是培育出适配性强、产量高的“当家菌种”。

研发过程中,张敏携手湖南工商大学智库研发团队,反复开展试验:采集村内不同地块的土壤样本分析成分,记录高山不同海拔的温度变化规律,调试培养基的配方比例,甚至通宵值守在试验棚内,观察菌丝生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历经近一年的攻坚,“湘野一号羊肚菌”菌种成功培育。该菌种不仅完美适配蒿根坪村的生长环境,亩产更可达400公斤,较外地菌种提升显著;且菌肉厚实、香气浓郁,市场认可度极高。依托这一核心技术,村里建成60余亩标准化羊肚菌种植基地,年产值达300万余元,仅羊肚菌产业就为村里每户增收超8000元,让“小菌种”真正成了“致富宝”。

责编:李颖

一审:王薇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