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 通讯员 刘嘉玲
“法官你看,墙面修好了,背景墙也换新了!”初秋午后,小张兴奋地将房屋修复现场照片发给慈利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承办法官覃文辉,语气里的欣慰,藏着三年来终于卸下的重担。
可就在几个月前,小张还对着自家满是霉斑的墙面发愁。2022年12月,家住32楼的他发现新房天花板、墙面开始渗水,墙体逐渐剥落霉变。经初步判断,漏水原因是楼上33楼老杨装修时卫生间防水未做好,长时间渗漏让刚装修完的新房成了“摆设”,一天都未住。
三年里,小张多次找老杨协商,问题始终未彻底解决。2024年,法院第一次受理此案时,处理了已发现的损害部分,小张保留了追究其他损害的权利。2025年初,墙面及电视背景墙因遗留漏水问题再次脱落、起泡,小张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将老杨诉至法院。
“这漏水都三年了!我的新房一天没住成,墙面全毁了!”庭审现场,小张攥着受损墙面照片,情绪异常激动。
“上次不是都赔过了?怎么还想着赔钱?”老杨语气强硬,丝毫不让。
承办法官覃文辉一眼就察觉到了双方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他仔细查阅案卷后明确表示这不属于重复起诉,而是小张对未处理完毕的损失再次主张权利,诉求合理合法。
但覃文辉心里清楚,单纯判决谁对谁错,或许能给小张一个“说法”,却未必能真正解决漏水问题。万一老杨不服上诉,或判决后消极履行,小张的新房可能还要继续“泡”在漏水隐患里,邻里矛盾只会更僵。
庭审结束已近中午,覃文辉顾不上吃饭,当即决定带双方去32楼现场勘验:“光在法庭上吵没用,一起去现场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推开小张家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覃法官你闻,这霉味有多重!房子装修好三年了,我一天都没住成!”小张指着起皮的墙面,声音忍不住哽咽。
老杨站在一旁,看着斑驳的墙面,之前强硬的态度慢慢有所松动,却还是嘴硬:“上次不是都赔过了吗?怎么又要赔?”
覃文辉摸了摸潮湿的墙纸,转头看向老杨:“老杨,漏水是客观存在的,这些损坏也是实打实的。你想想,要是你辛苦装修的新房搞成这样,你能不急吗?”
一句话,让老杨张了张嘴,未再反驳。
见老杨态度松动,覃文辉趁热打铁,马上组织双方调解。
他先亮明法理:“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对房屋负有管理义务,因漏水导致邻居受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这是明确的法律规定。”
接着又推心置腹:“老杨,将心比心,小张装修这房子花了不少心血,一直不能入住,换哪个都难受。街坊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多一份理解就少一份隔阂。”
随后,他又转向小张:“老杨也不是故意让房子漏水,我们目的是把问题解决,让你能早日住上新房,不是跟他扯皮,对不对?”
这番话,彻底打开了双方心结。老杨主动做出了让步:“覃法官,我不是不想修,是觉得上次赔偿太多。今天去现场一看,确实还有问题没解决,我愿意负责修复。”
小张也缓和了语气:“只要能把墙面修好,保证以后不漏水,其他赔偿我都可以不要。”
最终,在覃文辉的主持下,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老杨在一个月内聘请专业人员,对受损墙面进行艺术漆修复,并更换电视背景墙板;小张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第二天,老杨按照约定带着专业师傅上门施工。如今,修复工作有序进行,曾经剑拔弩张的邻里也终于解开心结。
案件了结后,老杨特地给覃文辉打来电话:“谢谢你覃法官!要不是你出面协调,这事真就搞不好哒!”
放下电话,覃文辉陷入沉思。他知道,法官办案,不能只盯着“判决”二字,更要看到判决背后的生活:化解一场纠纷,修复的不只是一面墙体,更是邻里间的和睦,是一个家庭对“安居”的期待。
责编:王辉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