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伍振兴)在新化县槎溪镇桐凤村,有这样一位“怪人”——他不追名逐利,却把十年光阴都耗在一所山区小学;他本可安享创业成果,却一次次为校舍修缮、孩子成长等奔走募捐。他叫杨球义,一个用执着与热忱,在大山深处点亮教育微光的“当代活雷锋”。
桐凤村的横江小学,是一所承载了74年记忆的山区学校。多年前,在外创业的杨球义返乡时,看到这所见证了无数村民童年的学校,竟因岁月侵蚀变得陈旧破烂,教学条件简陋得让人心疼。那一刻,他心里“不是滋味”,更生出一个坚定的念头:绝不能让这所承载着村庄希望的学校倒下。作为一名从大山走出去的企业家,他深知教育对山区孩子的意义,也明白自己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没有豪言壮语,杨球义用行动开启了爱心助教之路。他率先拿出积蓄,为学校捐钱捐物,从修补屋顶到添置教具,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他发起成立爱心助教会,成为大家口中“最执着的带头人”,十年如一日地为学校奔波。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像样的学习环境,他放下身段,一次次拜访知名企业家与爱心志愿者,用真诚打动每一位潜在的捐助者。截至目前,仅他个人捐赠的款项就已超过50万元,而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奔波的日夜,更是一颗纯粹的育人之心。
如今的横江小学,早已褪去往日的破败,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个求学的孩子。但杨球义从未停下脚步,在他心里,山区小学与城镇学校仍有差距,这份“不满足”不是挑剔,而是对孩子们更深沉的期待。他常说,自己的力量终究有限,横江小学的蜕变,离不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接力,未来更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一起为这所山区学校添砖加瓦。
有人说杨球义“怪”,怪他放着轻松的日子不过,偏要为不相干的孩子操劳;可更多人懂他的“执着”——这份执着里,藏着对家乡的眷恋,对教育的敬畏,更藏着一个普通人最珍贵的善意。他用十年坚守,为桐凤村树立了温暖的榜样,也让“奉献”二字在大山深处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未来的路还长,但只要有杨球义这样的“追光者”,有无数爱心人士的携手同行,横江小学的孩子们,定能在更明亮的教室里,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责编:伏志勇
一审:王薇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