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开展多维培训 锻造医疗护理“硬实力”
2025-08-26 15:00:04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姜红玉 | 作者:邓阳 王璐 陈邵连 | 点击量:7167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邓阳 王璐 陈邵连)在邵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培训是贯穿全年的“成长密码”。从晨光熹微的晨交班,到病房里的实战教学,再到云端的知识共享,多元培训模式为医护团队注入澎湃动力,护理力量也在其中稳步成长,共同筑牢守护患者的专业防线。

01
晨交班:知识传递“第一站”

每日清晨,消化内科的晨交班不仅是工作交接,更是知识“快充”时刻。借助移动式信息化设备,朱大磊主任带领团队聚焦前沿诊疗知识。从儿童消化道异物的影像识别,到成人复杂病例的内镜处理要点,屏幕上的专业内容与临床紧密衔接。医护人员围站一旁,针对处理流程展开讨论,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让诊疗思维持续拓宽。护士们在知识交流中加深对疾病诊疗全流程的理解,为精准护理打下基础。

晨交班利用移动式信息化设备进行培训

02
床旁培训:临床实战“练兵场”

病房里,床旁培训是生动的“临床课堂”。遇到复杂病例,主任与带教老师会带领规培生、年轻医护床旁教学。比如患者腹部不适,医生现场查体、分析病情,从症状判断到鉴别诊断,手把手传授临床思维。护士则在旁学习管道护理、病情观察要点,理论知识融入真实场景,让培训“看得见、摸得着”,显著提升实操能力。此外,邓阳护士长也会针对专科护理新知识开展床旁小课堂,科室护理人员在实战场景中,快速掌握专科护理技能。

罗政仁副主任床旁指导与培训

03
线上联动:跨越空间“云充电”

抓住湖南省肿瘤医院帮扶的契机,为科室打开了更广阔的学习窗口。每周省肿瘤医院邱勇教授的线上授课准时“上线”,屏幕另一端,科室医护人员进入线上会议室,专注聆听。从“萎缩程度分类”等专业理论讲解,到前沿诊疗技术分享,知识跨越地域限制,源源不断输送而来。课后,大家交流疑问,让线上培训真正成为知识沉淀的“云加油站”。护理人员借助线上学习,同步更新护理理念,比如针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新进展,为专科护理创新提供思路。

04
分层培养:精准适配“成长轨”

针对科室人员、规培生,消化内科的培训实行分层设计。规培生阶段,注重基础临床能力夯实,通过床旁带教、病例讨论,让他们掌握规范诊疗流程;科室医护人员则聚焦专科进阶,参与复杂内镜手术研讨、疑难病例MDT(多学科会诊)学习,提升专科救治水平。护士群体中,资深护士则参与专科护理科研、复杂病例护理方案制定等进阶学习,不同层级人员在专属“成长轨道”上,稳步提升专业能力。

朱大磊主任指导规培学生体格检查

利用床旁交班专科护士指导低年资护士疾病知识

05
医护协同:查房与交接中的能力淬炼

医护一体化查房,成为护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医生聚焦疾病诊断治疗,护士同步深入了解患者护理需求,从术后患者管路管理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要点,在协同查房中,护士的专科评估、护理计划制定能力不断提升。

多样形式的交接班,也融入护理培训元素,护士在交接患者病情时,不仅是信息传递,更是对患者护理要点的梳理与反思,像消化道异物术后患者的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等,在一次次交接中,专科护理知识愈发扎实。护士长主导的护理查房,聚焦专科疑难病例,组织护士分析护理问题、研讨解决方案,推动护士主动钻研专科护理知识,让护理专科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医护一体化查房
06
实习带教:双向互动筑成长

在培训体系中,护理实习同学的成长路径同样清晰。出科前,每位实习生需自主制作课件,分享科室所学的专科知识与实操技能,同时坦诚剖析不足。带教老师鼓励他们大胆提出对实习安排的建议,比如增加床旁实操机会、深化某类疾病护理学习等。这种“学后展、用中提”的模式,让带教更贴合需求,形成教与学双向赋能的多元化架构,既锻炼了实习生的总结与表达能力,也让科室培训体系持续优化。

实习同学用PPT展示在科室所学所感

从晨光中的知识碰撞,到床旁的实战打磨,再到医护协同的能力淬炼,该院消化内科以多元培训为翼,让医生、护士在专业成长中并肩振翅。科室护理团队在这一体系里,深度融入医疗培训全流程,专科护理能力稳步提升,与医生共同筑牢守护患者消化道健康的专业防线,让“医精于勤、护专于细”的信念,在一次次培训与实践中熠熠生辉。

责编:姜红玉

一审:姜红玉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