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法队伍肩负责任重、掌握权力大、面临诱惑多,必须打造一支纪律严明、行为规范、作风优良的政法铁军。”近日,蓝山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赴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江华同志故居开展“强作风纪律 锻法院铁军”主题党日活动,重温革命先辈筚路蓝缕、以身许法的峥嵘岁月,深刻感悟其光辉精神品格,为锻造新时代法院铁军汲取宝贵精神力量。
一、传承“为理想奋斗一生”品格,在强“政治意识”中严明作风纪律
江华同志出身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贫苦农家,是红军初创时期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的军队政治工作领导人之一,参加过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及山东抗日根据地、辽东根据地创建。“文革” 期间,面对“四人帮”迫害,他坚守信念与真理,彰显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
新时代法院干警传承这一品格,需深植“信仰”、强化政治意识。要铸牢政治忠诚,将“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法院工作始终,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要夯实理论根基,搭建多元学习平台,联动红色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党日活动,拓宽理论武装覆盖面,引领干警在司法实践中铁心向党。要强化法治信仰,将江华“以身许法、公正司法”精神融入审判执行,坚守“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原则,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传承“为事业鞠躬尽瘁”品格,在强“担当意识”中砥砺作风纪律
1975年,年近七旬的江华临危受命恢复各级法院,为司法系统重建奠基;1978年部署复查“文革”中判处的全部刑事案件,推动三年改判纠正冤假错案30.1万件;1980年担任特别法庭庭长,主持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成为我国法治建设里程碑。
新时代法院干警需将“担当”融入血脉。要强化历史主动精神,把握新时代司法规律,面对改革难点堵点主动作为,纵深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要提升专业能力,深耕审判执行主业,精准平衡法律与情理,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要增强攻坚魄力,持续攻坚“诉讼累”“执行难”等问题,以“钉钉子”精神破解信访积案、化解矛盾纠纷,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传承“为人民无私奉献”品格,在强“宗旨意识”中淬炼作风纪律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是江华的群众观。他强调司法人民性,要求法官走出衙门、深入群众,通过巡回审判等方式让群众感受正义温度,彰显共产党人初心。
新时代法院干警需牢记“为民”初心。要强化便民举措,传承“深入群众”方法,推行巡回办案、田间法庭,让矛盾在一线化解。要提升民生温度,秉承“如我在诉”理念,办好群众身边 “小案”,守护“大民生”;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实质解纷和信访法治化,做好释法说理,化解法结与心结。要畅通联系渠道,通过走访调研听取群众意见,以“急难愁盼”为改进目标;主动公开审判流程,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
四、传承“为党性不搞特殊”品格,在强“自律意识”中恪守作风纪律
1985年,江华回乡参加县庆时,要求拆除为其旧居安装的发电机和电灯,直言“不能搞特殊”,彰显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作风。新时代法院干警需牢记“自律”。要不为私情所扰,严守权力边界,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让权力在制度内运行。要不为物欲所惑,传承“马灯照初心”的朴素作风,抵制享乐奢靡,以一身正气践行司法为民。要不为特权所动,完善监督机制,主动接受各方监督,将“八小时外”纳入监管,建立“廉政风险排查+常态化警示教育”机制,确保队伍清正廉洁。
精神穿越时空,感召催人奋进。江华同志的光辉品格,是锻造新时代法院铁军的宝贵源泉。在“强作风纪律、锻政法铁军”专项整治中,我们要以先辈为镜,汲取忠诚、担当、为民、自律的养分,熔铸血脉,转化为自觉行动,书写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司法答卷!
(作者系蓝山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陈祁陵)
责编:左爽
一审:杨友林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