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施涛明 麻秋慧)2025年8月13日20时许,花垣籍男子杨某在使用手机浏览器时,点击了一条陌生链接,下载了名为“→←√”的APP。随后,一名自称“约爱助导-小源”的账号通过该APP与其联系,声称只需支付37元充值会员,即可在平台内进行“网络交友”,且充值后会返还16元。
杨某信以为真,按对方要求通过微信扫码支付了37元。不久后,“小源”索要了杨某的微信收款码,向其返还16元,以此获取信任。紧接着,“小源”又以“充值黄金会员才能正式交友”为由,声称黄金会员需1260元,完成后可返还1600元。杨某再次同意,分四次向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金额分别为312元、499元、299元、149.5元,累计1259.5元。
然而,转账完成后,“小源”并未向杨某推送“美女好友”,反而称杨某操作失误,需转账8000元至指定银行卡才能挽回损失,并提供了户名为韩某的账户。为尽快添加好友,杨某随即通过中国邮政银行APP向该账户转入8000元。
转账后,杨某要求返还,“小源”却表示需再交28500元才能全额返还,并提供了户名为“武汉某盛供应链管理公司”的账户。杨某转账后,“小源”让其在“→←√”APP内提现,并提供了账号和密码。杨某登录后发现账户显示有43992元,但因未绑定银行卡,提现失败。
“小源”再次编造理由,称提现金额错误导致操作失误,需再转39000元恢复数据才能提现。此时杨某已无资金,向姐夫吴某借钱时被察觉异常,二人随后一同前往花垣县公安局报警。
作案手法分析
1. 诱饵吸引:以“网络交友”等低俗内容为诱饵,利用受害人猎奇心理,通过低门槛缴费引导其初步尝试。
2. 小额返现获取信任:通过返还16元的小额利益,降低受害人警惕性,为后续大额诈骗铺垫。
3. 逐步升级诈骗金额:以“升级会员”“操作失误”“挽回损失”等借口,不断提高转账金额,从几百元逐步升至数万元。
4. 虚假账户与提现陷阱:提供虚假APP账户余额,以“未绑卡”“操作错误”等理由阻止提现,迫使受害人继续转账。
5. 更换收款账户:先后使用个人账户、公司账户接收转账,试图掩盖诈骗痕迹,增加追查难度。
此类诈骗的核心在于利用受害人的侥幸心理和怕麻烦的心态,通过“先予后取”的方式层层递进,最终导致受害人遭受重大损失。
责编:李颖
一审:王薇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