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通讯员 陈琦辉 蔡焱
烈日灼灼,桥头社区路口,一位穿红马甲的老人扬起手中的劝导旗,将一辆抢行的电动车轻拦在斑马线前。汗珠从红袖章旁滑落,她微笑着提醒:“请戴好安全帽,绿灯亮了再通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份十六载的执着坚守,让这抹“志愿红”成为街头最温暖、最醒目的平安坐标。
她叫章筱西,是天心区平安创建协会桥头社区分会会长,是“平安建设”工作的践行者与推动者。自退休以来,章筱西已投身平安建设事业16年。2013年,她牵头成立桥头社区第一支“红袖章”志愿服务队,十几年如一日,耕耘不辍。“只要能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觉得非常开心。”这份无私的志愿服务理念,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更多人的善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这场爱心的传递中。
打造有温度、有凝聚力的志愿团队
“志愿服务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章筱西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她不仅精心组织音乐队、舞蹈队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还定期开展节日联欢、包粽子、搓元宵等暖心活动,让每一位志愿者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有困难就找我,能解决,我一定给解决!”这句铿锵有力的承诺,彰显了章筱西作为“红袖章”领头人的铁肩担当和深沉关爱。面对队员的生活困境,她常常自掏腰包发放临时补助,并积极联动社区争取政策支持。一位志愿者动情地说:“章姨往里贴了不少钱,却从不声张,总是默默付出。”
无论是志愿者家庭突遭变故,还是个人生活陷入低谷,章筱西总是第一时间组织捐款帮扶,同时积极奔走于社区与政府部门之间,争取政策支持,为困难志愿者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她坚信:“志愿服务不是单向付出,而是双向奔赴的温暖。”
攻坚社区治理难题
桥头社区商品房物业管理小区、开放式老旧小区新旧杂陈,社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参差不齐。为打造宜居的社区环境,社区书记专门找到章筱西,恳请她成为社区“综合治理”行动的中流砥柱。章筱西欣然领命,带领团队展开了一场系统性治理提升攻坚战。
她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卫生清扫、治安巡逻、文明劝导,并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共建共治。作为带头人,她以身作则,从未缺席。护学队队长刘一田敬佩地说:“她这个人特别正直、无私,常常带病坚持工作。空腹血糖长期偏高,一直顾不上调理,却始终坚守在‘火线’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一年时间,桥头社区便实现了华丽蝶变,不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更成功获评“长沙市十大最美社区”。这一巨大转变的背后,是章筱西无数次地奔走与日复一日的坚持,更是她心中那份“群众事无小事”的为民初心。
用爱心守护平安上学路
在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中,守护孩子们上下学的安全,是章筱西和“红袖章”志愿者们心头最柔软的牵挂。她深知,校门口的秩序与安全,牵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宁。为此,她带领队伍设立了风雨无阻的“护学岗”,成为了孩子们放学路上最可靠的“平安灯塔”。
一次值守中,队员发现一名低年级学生因家长加班忘记来接,独自滞留校门口。队员们严格按照排班流程行动:轮流看护、耐心安抚孩子,并积极联系家长。在等待的一个多小时里,她们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孩子的安全,直至家长匆匆赶来。
章筱西常说:“守护孩子,就是守护社区的未来;一次耐心的等待,可能就避免了一次潜在的危险。”这种将心比心、细致入微的志愿护学行动,有效化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成为社区平安建设中一项温暖而不可或缺的服务。
初心不改继续前行
“我们的队长章筱西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有时队员们会和她开玩笑:“我们也没拿你的工资,干吗这么认真?”章筱西听了总是和大家一起笑。她探索建立的“考核+积分+激励”管理模式,已成为平安创建协会长效运行的优秀范本。
章筱西的事迹深深感动了社区居民,也赢得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赞誉。她个人先后荣获“长沙好人”、各类“先进个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她带领的志愿服务队被评为长沙市“最佳五老红”志愿服务组织;她探索的志愿服务模式,被纳入天心区“平安建设”工作典型案例,在全区推广学习。
在天心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进程中,以章筱西为代表的平安建设力量,正日益成为基层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她用最朴实的行动和最执着的坚守,深刻诠释了“平安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每一位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守护的光荣事业。她的故事,是平凡岗位上书写非凡人生的生动注脚。
责编:张立娟
一审:张立娟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