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守护者 星光风采(二)邢庆英:红心育幼苗,志愿筑平安
2025-08-12 16:38:22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张立娟 | 作者: | 点击量:8543         

湖南法治报通讯员 陈琦辉

“邢奶奶,王二小不怕敌人吗?”在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课堂上,一个穿蓝色衣服的小男孩仰头问道。65岁的邢庆英俯身轻抚孩子的肩膀,声音温柔却坚定:“他怕,但他更怕乡亲们受伤呀。”话音刚落,台下十几双小手齐刷刷举起,争相分享对英雄的理解。

邢庆英,65岁,中共党员,长沙市天心区南托街道融城社区水电八局小区退休第六党支部书记、天心区平安创建协会理事、南托街道融城社区“融爱同行”志愿服务队队长、天心区党史教育“五老”宣讲员。她是“长沙好人·身边雷锋”,全国“五星级”志愿者。

在社区,她是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的带头人;在孩子们心中,她是“雷锋奶奶”;在高龄老人眼中,她是贴心的“女儿”。

多年来,她深耕“平安课堂”,创新治理机制,推动社区治理与红色教育双线并进,用赤诚之心书写新时代的“志愿人生”。

深耕“平安课堂”,赓续红色血脉

作为天心区平安创建协会理事,邢庆英始终将“平安社区”建设当作心头大事。她依托社区力量,创新打造“平安课堂”,将反诈宣传、安全排查、矛盾调解、法治教育等内容融入日常。

“小时候,父亲总给我讲红军长征的故事,那些在雪山上倒下、在敌人面前不低头的英雄身影,成了我心中最深的烙印。”邢庆英说,“现在,我只是把这束光,传递给更多孩子和身边人。”

“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有温度、有力量的教材。”课堂上,她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嘹亮歌声破冰,引发全场跟唱;当孩子们眼神发亮时,立即抛出互动问题:“歌词里‘新’中国‘新’在哪儿?”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当孩子们开始浮躁之时,她切换动画视频,用彩色画面呈现放牛娃王二小的故事。

看到孩子们为小英雄落泪又为他鼓掌时,邢庆英眼含笑意地说:“历史不是课本里的铅字,而是让孩子眼里有光、心里有热的火种。”这些真实、生动的互动,让红色教育在社区落地生根。

创新治理模式,加强平安建设

在社区治理方面,针对水电八局小区“六多”的现实特点,邢庆英推动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楼栋长”四级联动机制,形成“四融联动”治理模式。目前,该社区已建立18个退休党支部,年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余场,推动党性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在志愿服务方面,融城社区“融爱同行”志愿服务队创新设立“时间银行”,鼓励低龄老党员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间可兑换未来照护服务或生活用品。这一机制有效激发了老党员和群众参与热情,形成“奉献—积累—回报”的良性循环。

“我们做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串串门、帮帮忙、说说话的小事。”邢庆英如是说。她曾深夜护送突发脑梗的87岁老党员就医并陪护至凌晨;将失独的老奶奶当作亲人般长期照料陪伴。她的故事,是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生动缩影,更是天心区基层社会治理的温暖写照。

“不论是作为社区志愿者还是党支部书记,我们的工作就是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做最坚实的依靠。”从四融联动的网格党支部到福利院的歌声朗朗,邢庆英用赤诚丹心证明:最好的传承,是让过去照亮未来。

责编:张立娟

一审:张立娟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