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向芝)当清晨的阳光照进兴隆场镇彭总管村综合照料中心,厨房里正忙得热火朝天,热腾腾的饭菜升腾起民生温度;文娱室内老人三五成群拉着家常,欢声笑语映照出幸福生活图景……近年来,兴隆场镇彭总管村立足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将“助餐、助医、助娱”的关怀铺进每位老人的日常。
助餐服务----暖胃又暖心
“开饭啦!”随着一声亲切的招呼,照料中心的餐厅顿时热闹起来。辣椒炒肉、炖豆腐、当季蔬菜......营养均衡的午餐热气腾腾的摆上了桌。
“我们上了年纪,儿女不在身边,做饭也麻烦,这儿的厨师按照我们的需求,把菜炒得烂烂的,我们吃的营养又健康。”80来岁的李长芝儿子和女儿常年在外打工,他与老伴两人在家居住。自从村里建起了村居综合照料中心,老两口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与李长芝一样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村子里共有372人,占总人数的27%。该村综合考虑老年人规模、服务需求,村居综合照料中心的饭菜按照健康营养标准进行荤素搭配。为了让老人吃得实惠,该村按照“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出一点”的模式合理收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就餐,70岁至79岁的老年人每顿饭2元,60岁至69岁的老年人每顿饭3元,其他人员每顿饭5元,既保障了助餐服务的可持续运营,又减轻了老人的经济负担,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政府的关怀。
村医常驻----健康零距离
“你今天血压有点高,要注意休息。”
“你今天看着精神多了,一定要按时吃药。”
每天清晨,和厨房一样,村医李作好也同样忙碌着。
据了解,考虑到村中部分老人行动不便,就医存在诸多困难。在综合照料中心建立之初,彭总管村将村卫生室“请进了家”。明亮整洁的卫生室内,村医李作好和他的小药柜,成了老人们的“健康管家”和“安心驿站”。
“以前身体有个小毛病,都是忍着,忍不了了再赶去镇卫生院,现在我每天早早就到中心来,身体不舒服了,李医生都能第一时间处理。”
综合照料中心成立一年多来,李作好对各个老人的身体状况了然于心,日常健康监测、小病及时处理、用药指导提醒,都在方寸之间便捷完成。对于需长期服药的老人,李作好还贴心提供药品代购登记服务。让健康关怀真正融入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筑起一道温暖又坚实的屏障。
文娱相伴----暮年添笑颜
午后时光,照料中心的文娱活动室总是最热闹的去处,棋牌桌旁激战正酣,电视机前围坐着专注看戏的身影,阅览角里,几位老人戴着老花镜安静读报。
“人老了就是想图个热闹,每天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常,看看电视,过得非常开心。”今年62岁的李景涛也是照料中心的常客。
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彭总管村在综合照料中心设置了棋牌室、观影室,在院内设置了乒乓球桌、建设设施等多类型服务休闲设施,进一步丰富了辖区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家门口”的文化活动室热闹起来。
同时,不断推进“一老一小”工作提质增效,村里还成立敬老爱老志愿服务队,服务队的成员们各取所长,不仅为中心老人们提供助老服务,还为困难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我小时候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看着村里老人,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现在我每个月都会到照料中心给老人免费剪头发。”30岁的杨华波是彭总管村人,在兴隆场镇场区经营着一家理发店,听说村里要组建“敬老爱老志愿服务队”,他马上就报名了。
从“一碗热饭”的暖心关怀,到“家门口就医”的安心守护,彭总管村综合照料中心切实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了幸福、健康的基础平台,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养老之忧,也解决了其子女的后顾之忧,真正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责编:李颖
一审:王薇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