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母山的水塘又“活”了
2025-08-07 16:00:45          来源:蒸湘检察 | 编辑:王汝福 | 作者: | 点击量:8540         

七月的雨母山镇,日头正烈,成片的稻田正泛着青绿。站在田埂上望去,35个村民小组的百余亩耕地连成一片绿色,水渠里的清水顺着田垄漫过——这是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近日验收整改现场看到的景象,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因缺水而龟裂的土地。

时间拉回2024年5月,随着辖区内高速公路全线通车,雨母山镇四个村的村民却犯了愁:工程建设中,36口水塘被“动了手脚”,16口彻底“消失”,20口被填占大半,原本连通的水系像被扯断的链条,百亩耕地成了“望水兴叹”的旱地。“插不了秧,收不上粮,这日子咋过?”村民们带着焦虑找到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当即启动调查,梳理清楚水系破坏的具体范围、影响程度后,依法向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方向和时限——要让断流的水渠重新通水,让干涸的水塘再蓄清波,更要护住村民的‘粮袋子’。

“第一,尽快启动雨母村、新竹村、临江村、七里山村的水系修复,清淤塘坝、连通沟渠,让断流的水重新“活”起来;第二,水系修复非一日之功,对那些田裂得最深、缺水最急的村民小组,临时抽水、调水,哪怕用泵抽、用桶挑,也得先保住眼下的庄稼;第三,耕地是饭碗根,水系是田命脉。多给大伙讲讲耕地保护的道理,让“护田如护命”的念头扎进心里...”检察官说道。

整改后的水塘

如今再看,水塘恢复了往日模样,水面倒映着云影;断流的水系重新连通,清澈的渠水顺着闸口流入稻田。挖掘机师傅在进行收尾工作。“政府是真为咱老百姓办实事,这稻田就是最好的证明!”村民们面带感激地说道。

几个月的限期里,挖掘机轰鸣声中,水塘重见清波,水渠蜿蜒田间,这纸建议终于长成了稻穗沉甸甸的模样。公益诉讼的意义——它守的不只是水塘、水渠,更是老百姓“春种秋收”的安稳日子。下一步,蒸湘区检察院还将对整改效果跟踪监督,让雨母山的水脉常清,田垄常绿。(来源“蒸湘检察”)

责编:王汝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蒸湘检察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