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护航“反哺路”,赡养暖阳照晚年
2025-07-30 17:13:53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王汝福 | 作者:刘珊 何茗 | 点击量:7071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刘珊 何茗)近日,衡南县法院三塘人民法庭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通过迅速启动“五联共建”多元解纷机制,邀请衡南县人大代表刘英国参与,联合衡南县柞市司法所、老人所在的村委会、衡南县法律援助中心组建起一支兼顾法律权威与乡土温情的调解团队,成功化解了该起纠纷,保障了老年人合法权益,展现了“法律温情+社会效能”的双重价值。

诉前指导:法律援助为老人“引路”

“法官,赡养的状子是这样写的吗?该怎么写?”衡南县柞市镇周某的大儿子一脸忧愁地询问三塘法庭的法官。

经了解,耄耋之年的周某因年迈生病导致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需子女全天照料,四名子女因赡养老人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因而想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三塘法庭法官考虑老人周某行动不便,马上联系衡南县法律援助中心,该中心迅速指派免费的法律援助律师,为周某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指导和法律服务,解决了老人“维权无门”的法律困境。

诉中调解:多方力量为老人“铺路”

2025年7月22日,三塘人民法庭邀请衡南县人大代表刘英国并联合衡南县柞市司法所负责人、老人所在的村委会村支书、衡南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法律援助律师以及周某、四个子女在三塘人民法庭调解室围坐一堂。刘代表以“家风传承”为切入点,通过传统孝道文化宣讲,引导子女们回忆父母养育之恩,唤醒子女内心孝亲意识;三塘法庭承办法官释法明理,耐心向子女们讲解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明确不履行义务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衡南县柞市司法所负责人积极引导老人说出自己的需求,倾听老人的心声,了解四名子女的心结;村支书则结合当地乡俗民情,细数老人养育子女的不易,着重化解四名子女之间的心结,唤起大家的亲情与孝心。原本态度抵触的子女们,在多方力量的指导和劝说下,逐渐认识到赡养责任的法律强制性和伦理正当性,家庭关系的“坚冰”逐渐消融。

圆满落定:司法护航照“孝路”

“能成为父母和子女是一种缘分,子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大家都要好好珍惜这段缘分。”衡南县人大代表刘英国笑着说道。

经过一个上午的耐心调解,老人周某与四个子女就赡养事宜达成合意并签署了细致的调解协议。协议上不仅明确了每位子女的责任与义务,细化了赡养方式、地点、费用分担等核心问题,更充分考虑到了无法按时尽赡养义务时的解决方案,兼具可操作性与人文关怀,为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清晰、周全的保障,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看着子女们在调解协议上签字,老人周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枫桥”新篇:多元共治护民生

尊老敬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本案的圆满解决,彰显了衡南县人民法院在化解家事纠纷、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司法担当。“法理情”的有机统一让调解既坚守了法律底线,又充分融入了情理和乡情,既彰显了法律的权威,又传递了司法温情与关怀,切实守护了“老有所养”的民生底线。

下一步,衡南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健全“五联共建”多元解纷机制,汇聚各方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司法为民的旗帜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责编:王汝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