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友林
当灌装线上的非法添加剂被手机瞬间取证,当冷库里的过期原料被内部文件锁定——这些曾令人揪心的场景,正借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新上线的“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照进现实。您可曾想过,那些目睹企业黑幕的员工,如何在举报与失业的夹缝中艰难抉择?7月3日正式上线的这套法治利器,正以区块链加密技术与百万重奖,破解这道困扰已久的难题,为十四亿人的餐桌安全筑起坚实法治屏障。
法治利刃斩断“举报即失业”魔咒。长久以来,“举报即失业”的恐惧如利剑高悬,是食品安全内部监督的最大障碍。《关于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举报人举报实施奖励的公告》第九条以法律铁腕严正宣告:“任何组织或个人实施打击报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不仅是承诺,更是法治利刃出鞘的宣言。举报系统更以技术赋能法治:区块链存证技术确保举报信息全程加密、不可篡改;案件追踪编码系统让举报人实时掌握查办进度,安心无忧。在“匿名+实名”双轨机制中,选择实名举报者通过人社部信息库自动核验雇佣关系,既为勇士披上“安全甲胄”,又有效防范诬告陷害,彰显法治的精准与温度。
重奖标尺是法治为正义的精准定价。正义需要守护,更需要制度化的价值标尺。依据《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对提供详实违法事实及直接证据的一级举报,按罚没款5%给予奖励,且内部举报人奖励标准可依法上浮,单笔最高可达100万元!这百万悬赏,正是法治为捍卫公共利益标定的价值尺度。为确保规范透明,50万元以上奖励需经财政部门联合审定。系统还配套通报表扬、荣誉证书等精神激励(在尊重举报人意愿前提下),形成“物质+荣誉”双轨驱动。这清晰传递法治内核:不仅严惩罪恶,更在制度层面为正义赋能,精准标定其无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法治共同体织就全民监督天网。系统的“内部知情人”界定展现法治智慧:覆盖在职/离职1年内员工、供应商、外包人员,彻底封堵企业用“临时工”推诿责任的漏洞。更关键的是,系统与全国12315平台数据互通,构建起全民监督的强大闭环。上线首周1876条有效举报、67%选择匿名、30%直指行业潜规则的数据,有力证明:法治正推动监督格局从“政府单打”转向“社会共治”。《办法》第二十三条同步亮出法治红线:恶意举报者将依法担责;涉嫌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清晰界定权责边界,确保制度不被滥用。
每一次加密举报的点击,都在熔铸食品安全的法治钢印;每一次百万重奖的兑现,都在标定社会正义的价值尺度;每一次全民监督的参与,都在夯实守护餐桌的共治根基!当区块链的代码与法律条文深度咬合,这套由国务院食安委推动的“吹哨人”制度,正倒逼企业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筑防”。在法治中国的进程里,守护十四亿人舌尖安全的磅礴力量,已然喷薄而出——这力量,源于制度设计的智慧,更源于法治赋予每一位公民的勇气与保障。
我是九嶷山下的杨哥,法治思维,思虑法治!
责编:左爽
一审:左爽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