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工程款久拖未结 法院调解促双方和解
2025-07-17 18:55:00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王辉 | 作者:覃遵辉 | 点击量:8210         

湖南法治报讯 通讯员 覃遵辉

一笔4万元的工程款,拖欠了整整四年,让包工头张某某倍感无奈。近日,在永定区人民法院的努力调解下,这起持续多年的纠纷终于画上句号:被告王某某同意一次性支付工程款、利息及诉讼费共计3万余元,双方当庭握手言和。

纠纷源头:辛苦工程款,四年难偿

2017年3月,张某某从王某某手中承接了某校区结构实验室的室外附属工程。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双方结算确认工程款为8万余元。然而,王某某并未按约付清款项。四年过去,到2025年,仍有4万元工程款未支付。无奈之下,张某某于2025年5月将王某某告上永定区法院,要求支付欠款、逾期利息并承担诉讼费。

承办法官接手案件后,深知调解的关键在于“案结事了”。首先,仔细梳理了当年的《室外附属工程承包协议》,核对工程范围、价款结算和付款期限等核心条款,并详细审查了王某某的付款凭证,精准锁定“欠下4万元”的事实。 随后,承办法官分别与双方沟通。面对张某某多年讨薪无果的委屈和焦急,承办法官感同身受;对王某某关于资金周转的困难,也耐心倾听。沟通过程中,承办法官一度因共情原告而语气稍急,但他迅速调整状态,回归理性专业,这份真诚也让双方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诚意。

巧破僵局:法理情结合,案结事了

在事实清楚、情绪初步缓和的基础上,承办法官开始释法明理:向王某某明确《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指出其逾期付款的法律责任和失信后果;同时向张某某说明调解可以更快拿到钱、减少诉讼负担的好处。关于利息计算和诉讼费分担,承办法官也依据法律和合同进行了清晰解释。为了打破僵局,承办法官灵活运用“面对面”和“背靠背”调解策略。在双方共同在场时,引导他们聚焦“如何还钱”“何时还清”等核心问题;单独沟通时,则分别做思想工作,劝导王某某履行义务,建议张某某考虑适当让步以求彻底解决。

经过承办法官的反复沟通和不懈努力,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王某某需在2025年6月20日前,一次性向张某某支付欠下工程款、逾期利息及诉讼费损失共计3万余元。张某某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并保留在王某某未履行时可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调解结束时,曾经剑拔弩张的张某某和王某某当庭握手言和,多年积怨得以化解。

司法暖心:小案不小办,彰显温度

这起看似普通的工程款纠纷调解,却体现了法院化解矛盾、服务民生的担当。承办法官通过严谨查清事实、耐心倾听诉求、精准释法明理和灵活调解策略,不仅解决了长达四年的经济纠纷,更修复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避免了矛盾升级,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为基层和谐稳定贡献了法治力量。

承办法官表示:“能让当事人放下芥蒂握手言和,是我们法官最欣慰的事。每一起小案背后都是群众的切身利益,用心用情办好,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责编:王辉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