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江天亮、省人大代表孟晓华到 保靖法院视察调研
2025-07-16 16:53:45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李颖 | 作者:李璜蓉 | 点击量:7031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李璜蓉)7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天亮,湖南省人大代表、保靖县自来水公司生产技术室主任孟晓华受邀到保靖县人民法院视察调研。通过座谈交流与实地走访,深入了解该院审判执行、服务大局及队伍建设等工作,并就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强基层青年干警培养提出宝贵建议。

代表们首先听取了保靖县人民法院工作开展情况,详细了解了该院在公正司法、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护绿、“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对法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

代表委员联络:搭桥梁聚合力

在听取汇报过程中,两位代表特别肯定了法院的代表委员联络机制。全国人大代表江天亮表示,定期邀请代表委员走进法院,近距离了解司法工作,是增进理解、凝聚共识的宝贵桥梁,能促进司法与社会良性互动,营造包容互信氛围。代表们认为,应以此良好基础为起点,深化拓展代表委员联络机制的内涵与外延。他们建议,法院可联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策划开展诸如“法治进校园”“民族团结法律讲堂”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共同传播“各民族共享的法治文化”。通过代表委员的参与和引领,将法治精神、民族团结理念更广泛深入地传递到基层群众、青少年学生中去,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土壤。

司法温度:筑牢民族团结法治根基

全国人大代表江天亮对法院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工作尤为关注。在座谈中,他特别指出,“司法审判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这份‘温度’,恰恰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他强调,要打造有温度的司法,激活民族团结进步内生动力。在涉民族因素的案件审理中,应更加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尊重民族习惯与情感,通过“双语审判”“巡回法庭”等机制降低群众诉讼成本,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充满温情的裁判和深入群众的法治宣传,切实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公平正义以可感可触的方式实现,使法治真正成为凝聚民族共识、增进团结和谐的坚实纽带。

容错关爱:为基层青年干警添活力

省人大代表孟晓华则特别将目光投向基层法院青年干警的成长与发展。在参观过程中及座谈交流时,他多次关切询问青年干警的工作状态、职业压力与发展诉求。他明确指出:“基层法院是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青年干警是法院的未来与希望。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工作的青年干警‘卸包袱’‘兜住底’,让他们能够真正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他建议,法院应进一步完善青年干警培养体系,强化业务指导与心理关怀,提供更多锻炼平台,营造鼓励干事、宽容失误、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激发青年队伍的蓬勃活力。

座谈会后,代表们前往城郊人民法庭进行实地考察。他们细致查看了法庭的基础设施、科技应用情况,与一线法官、书记员亲切交谈,深入了解法庭在投身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化解群众“急难愁盼”实践中的状态与面临的挑战。代表们对法庭干警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辛勤付出表示赞赏。

保靖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向雪原代表全院干警衷心感谢两位代表的深入指导与殷切期望。他表示,代表们提出的建议精准深刻,切中肯綮,为法院下一步工作明确了代表立场、提供了代表方案。县法院将以此次视察调研为契机,认真梳理、逐项研究、狠抓落实:一是将“司法为民”“如我在诉”的理念更深融入审判执行各环节,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二是加快完善青年干警培养与保障机制,营造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良好生态;三是深化拓展代表委员联络机制,积极探索联合开展“法治进校园”“民族团结法律讲堂”等品牌活动,持续深化法治理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全面提升服务大局能力与司法公信力,为保靖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司法支撑与服务。

责编:李颖

一审:王薇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