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蒋海花 齐兵洋)近日,在江永县人民医院四病区(神经内科)病房里发生了这样一幕:当常规溶栓治疗未能叩开康复之门,70岁的脑梗患者及家属几乎被绝望笼罩。然而,来自永州市中心医院的帮扶专家李艳凭借敏锐判断,果断启用“替罗非班”治疗方案,为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注入强劲动力——用药72小时后,患者原本无力的左下肢肌力显著恢复至四级,言语障碍明显改善,生命的曙光再次穿透阴霾!
该高龄患者入院后虽第一时间接受溶栓治疗,病情却未见转机,肢体活动与言语功能恢复陷入停滞。面对家属的焦灼与治疗的僵局,李艳凭借扎实的神经内科功底与丰富临床经验,迅速判断患者可能对常规溶栓反应不佳。她当机立断,依据最新循证指南,提出启用抗血小板聚集“利器”——替罗非班进行桥接治疗。这一精准决策得到了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护团队的高度认同与快速响应。
替罗非班静脉给药后,疗效令人惊喜:患者症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解。僵硬的左下肢重新感知力量,自主活动范围显著扩大;含混的言语逐渐清晰,能更顺畅地与家人交流。历经数日精心治疗与康复训练,患者整体状况大幅改善,不仅挣脱了瘫痪威胁,眼中更重新燃起独立生活的渴望与信心。“是李医生和县医院的团队,把我父亲从‘动弹不得’的边缘拉了回来!”患者儿子紧握李艳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此次成功救治,是“医疗服务提升年”活动中市级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缩影。作为市中心医院派驻江永县人民医院的帮扶专家李艳不仅带来前沿治疗理念与方案,更通过手把手带教、疑难病例讨论,显著提升了神经内科团队对复杂脑血管病的处置能力。李艳表示,“帮扶目标就是让县域百姓无需奔波,在家门口也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救命治疗。”
在市级医院专家持续“输血”与“造血”并举的帮扶下,江永县人民医院卒中救治流程不断优化,新技术应用日益成熟。一例例曾被视作“希望渺茫”的危重患者在这里重获新生,市级医院帮扶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转变,优质三甲医疗资源的星火,燎原于江永县域希望的田野上。
责编:左爽
一审:左爽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