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陈强)为进一步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基层的知晓率和影响力,6月5日,常宁市荫田司法所组织开展了一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让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针对农村群众的法律需求和接受特点,荫田司法所联合乡镇综治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普法志愿者组成宣传小分队,开展“民法典进家门”活动。
“家门口”的普法课堂。在镇政府大门口开设流动普法讲堂。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话”,结合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重点讲解了《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纠纷、民间借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宅基地使用、个人信息保护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规定,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
“零距离”的答疑解惑。在法律咨询台前,宣传人员耐心细致地解答村民提出的各类法律疑问,如“子女不赡养老人怎么办?”“给了彩礼没结成婚,能要回来吗?”“替人担保签字会有什么风险?”“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怎么办?”等,通过“面对面”法律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
“进万户”的专业宝典。本次系列宣传活动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内容贴近民生,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民法典》的热潮。活动期间共发放《法律明白人》、《民法典》“六进”系统宣传资料(进农场村篇、进企业篇)800余份,惠及群众600余人。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听了讲解才知道,《民法典》里讲的都是我们身边事,像分家、借钱、养老这些,心里有谱多了!”一位参与活动的村民张大爷感慨道。许多群众表示,通过活动,对《民法典》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行为边界,学会了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下一步,荫田司法所将以此次宣传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载体,推动《民法典》在基层落地生根,让法治成为护航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
责编:王汝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