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王鑫)2025年5月7日,随着最后一笔执行款项汇入银行账户,标志着衡阳市石鼓法院仅用34天成功化解一起涉及38名员工、标的额达100万元的欠薪纠纷。从立案、调解到执行兑现,该院通过立审执全流程联动机制,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以雷霆之力为案件当事人纾困解难,赢得群众赞誉。
图:当事人向执行法官赠送锦旗
立案“加速度”:绿色通道架起司法暖心桥
2025年4月1日,38名员工因教育机构长期拖欠历年工资,集体向石鼓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教育机构支付工资。考虑到涉诉群体诉讼、标的额较大,法院第一时间启动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对接,当场完成材料审查并分案至速裁团队,同步落实诉讼费缓减免政策,实现“零成本”立案,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
调解“有温度”:司法确认提高兑现权益加速度
承办法官收案后,迅速联系涉事机构负责人,了解到该机构拖欠工资的原因是资金周转困难。为平衡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与机构发展实际,法官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4月3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为确保协议效力,法院当即启动司法确认程序,以“诉调对接+司法确认”模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全程耗时不足48小时。
执行“强力度”:刚柔并济守护民生底线
由于金额较大,调解协议约定的付款日期到期后,机构仍未履行付款义务。4月8日,38名员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局立即完成网络查控,冻结了机构账户资金。但该机构还有其他经济纠纷,涉案38名员工并非第一还款对象。执行局启动涉民生案件优先机制,向其他债权人释法明理,之后其他债权人表示理解与支持,同意该机构优先履行对员工的付款义务。5月7日,法院足额扣取100万元欠薪并全额汇入法院账户,且于当天完成案款发放。
机制“显成效”:三阶联动彰显司法担当
本案中,石鼓法院充分发挥立审执协调联动优势:立案阶段畅通渠道、减轻负担;审判阶段创新模式、高效确权;执行阶段刚柔并济、靶向突破,全流程贯彻“如我在诉”理念。该案从起诉到案款发放仅历时34天,平均办理周期缩短60%,实现了“快立、快调、快执”的无缝衔接。结案次日,当事人代表朱某等人向石鼓区法院赠送“雷霆速度解薪忧 司法护航守杏坛”锦旗,赞誉司法为民的力度与温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该案是石鼓法院深化“立审执一体化”改革的生动实践,通过前移执行风险预警、强化调解协议可执行性审查、建立执行提前介入机制,实现了纠纷化解“三个效果”的统一。未来,石鼓法院将持续完善民生权益保障快速响应机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速度”与“温度”。
责编:王汝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