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法院:千里寄锦旗 司法暖民心
2025-04-29 17:15:54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王辉 | 作者:宋豪 | 点击量:17348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宋豪)4月27日,一面绣着“服务人民送温暖 办事到家为人民”的锦旗,跨越千里从广东省寄至湖南省慈利县人民法院龙潭河法庭。这面锦旗背后,是一起跨越十年的小额货款纠纷得以温情化解的故事,更是新时代人民法庭传承“枫桥经验”、以“如我在诉”情怀书写司法为民篇章的生动实践。

云端调解破壁垒 千里纠纷一线解

案件源于杂货铺经营者朱大姐与同乡朱某的6500元货款纠纷。自2015年起,朱某长期赊购商品,虽于2023年立下欠条承诺还款,但截至2024年仅偿还1000元。身处广东的朱大姐无奈诉至龙潭河法庭。

面对跨省诉讼难题,龙潭河法庭立即启动“云端调解”机制。承办法官宋豪通过“线上调解平台”组织双方视频对话,以“乡音”拉近距离,用“法理”明晰责任。一方面向被告朱某阐明欠条法律效力及失信后果,另一方面以“诚信立身”的乡土伦理唤起其履行意愿。经反复沟通,被告主动偿还3500元,并就剩余款项达成分期履行协议,真正实现“案未进门,纠纷已解”。

如我在诉守初心 小案大义护民生

“群众眼里无小案,每笔欠款都是关乎生计的‘大事’。”谈及办案理念,宋豪道出基层法官的朴素情怀。调解中,法庭没有机械适用法律,而是深入体察双方困境:原告独自撑起家庭生计,被告因疫情导致还款困难。为此,法庭创新采用“柔性调解法”,既严守“欠债还钱”的法治底线,又充分考虑当事人实际履约能力,最终促成“分期偿还+信用承诺”的解决方案,既解法结,又化心结。

“法官的话句句都说到了我的心坎上,确实只有守信才能立得住脚!”被告朱某在履行首期款项时由衷感慨道。这种将法理、事理、情理相融合的调解智慧,正是龙潭河法庭深化“三进三治三到位”工作法的具体体现——通过进乡村、进网格、进人心,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案结事了的治理效能。

枫桥经验新传承 基层治理谱新篇

锦旗虽轻,却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深切期许;案件虽小,却折射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蓬勃生机。近年来,慈利法院龙潭河法庭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将司法服务嵌入基层治理网格,通过“云端法庭”“巡回审判”等举措,打造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样本。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度,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龙潭河法庭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办好每一起案件,用法治力量守护一方和谐,让“枫桥经验”在溇澧大地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责编:王辉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