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双峰县锁石镇推进基层矛盾多元预防化解
2025-04-02 18:31:41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王彩英 | 作者:郭勇为 | 点击量:13382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郭勇为)近年来,双峰县锁石镇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探索基层矛盾多元预防化解为突破口,组建“一站式”综治中心,健全“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网共治、一揽子解决”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三调联动、镇域止访。锁石镇连续8年获评娄底市“平安乡镇”,连续6年获评全市信访工作“三无乡镇”、“示范乡镇”,连续6年实现赴省进京“零上访”。

一、建好“一站式”综治中心,提升“服务”指数

聚焦一个“建”字,规范中心高效运行。坚持“实用、实战、实效”导向,整合办公资源,建成占地80平方米的锁石镇综治中心,统筹整合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合署办公,设置群众服务接待大厅、指挥调度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分析研判室、心理咨询室,根据群众诉求事项分类,将劳动争议、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合同纠纷、损害赔偿等12类纠纷纳入“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范畴,实行“中心吹哨,站所报到”的运行模式,让老百姓“只跑一地、只进一门、只访一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由“单兵作战”向“团队服务”转变,全方位、多维度、大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一个,党建引领高效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整合资源力量,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构建“党建+网格+三长制”模式,全镇24个村(社区)共划分为117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17人,片组邻三长727人,党员联系群众6246户,推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各党支部以每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发挥党员联系户的引领带动作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的每件“小事”,让党组织服务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最末梢”。

聚焦一个“调”,多元治理高效化解。建立健全多元调处机制,突出源头预防、前端化解,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产生。依托镇级综治中心,设立了信访受理、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窗口,接待、受理群众来访,现场解答或咨询,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推动纠纷化解工作由分散化管理向平台化治理升级。2024年以来镇级综治中心接待、受理群众来访89起,现场解答68起;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21起。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联村工作组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组的包干负责和“周分析、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诉源治理向村组下沉。切实发挥村级综治中心(警务室)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报送、调处化解等作用,夯实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第一道防线”,今年来全镇村级化解矛盾纠纷168起,做到了“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提升“满意”指数

上好一堂“三味党课”。坚持把乡镇党委书记进村入支部全覆盖上“三味党课”作为化解信访矛盾的重要抓手,面对面引导群众强化法制意识。“原味”走深。找准群众关注的急难盼愁问题,调试党员“口味”,确保党课“真材实料”,让党员想听、愿听、爱听。“土味”走心。党课走进村组屋场、田间地头,现场组织纠纷矛盾调处会,以案释法,让党员充当“和事佬”“大法官”,推动党课从“情景”向“实境”转变。“辣味”走实。突出问题导向、勇于揭短亮丑,对于不支持村级公益事业、激化矛盾纠纷、阻碍纠纷调解等行为,直言其过、直指其害,让党员“辣”红脸、“辣”出汗。推行“三味党课”轮训机制5年来,镇党委书记下沉23个村党总支部授课74堂。

修订一部“村规民约”把修订村规民约推动乡风治理作为精准把控信访源头的重要抓手,邀请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参与村规民约制订。全镇24个村(社区)全部制定村规民约,把平安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禁燃禁炮限塑、美丽屋场建设、发展集体经济等融入村规民约中,特别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进行具体化,约定红白喜事规模、时长、标准,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志愿服务队、新农人监督组、片组邻三长示范组带头践行,实现基层民主从“纸上说说”到“自我兑现”过程转变。各村村规民约均明确网格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信访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分析预警机制,全镇24个村(社区)117个网格1.2万余户咨询政策、反映问题能第一时间在群内得到回复。

开好一场“屋场会”以屋场会为切入口,“零距离”在群众家门口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消除“干部透过车窗看群众,群众抬头看干部”的距离差。屋场会坚持“四不四谈”,不拘形式轻松谈,不限时间随意谈,不定内容广泛谈,不打板子敞开谈。坚持“有节有序”,会前认真研判、做好准备,会中松弛有度、效果实在,会后跟踪回访、督促落实。对梳理排查出的隐患,突出“依法及时就地”原则,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交由联村工作组长、村干部、网格长、片组邻三长等会商研究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则当场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让老百姓的“疙疙瘩瘩”化于无形。今年来全镇各村已开展屋场会120余场,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8件。

三、弹好乡村发展“协奏曲”,提升“幸福指数”

共建旅游品牌全力兜住群众诉求底线,将工作触角向解决群众就业、促进共同富裕等民生工程延伸。全镇首届豆豉大赛、首届“一村一品”魅力大比拼活动的成功举办,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旅游热情。“花之缘”油菜花景区群众家家户户都成了餐饮接待点、土特产品售卖员、电商达人,过去的一些老上访户摇身一变成为乡村产业的耕耘者、受益者。群众腰包鼓了,干劲足了,矛盾少了,目光长了,心也宽了,旅游发展为全镇平安建设打上了和谐底色,安定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健康的理念、优质的服务也让油菜花开的更旺、更美。

共治村级项目。着力让群众参与到小微权力监督中来,制定锁石镇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清单目录和运行流程,把村干部的权力爆晒在阳光下。完善村级“议事会”,村民全程参与村级“三重一大”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有效破除党群干群隔阂,还干部清白,让群众明白,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共建共享浓厚氛围。比如在村级光伏项目建设中,“议事会”对村级光伏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村民全过程参与,项目流程全过程公开,片组邻三长示范带头全力化解项目施工矛盾,项目施工实现了“零阻工”“零舆情”“零信访”“零打击”。

共享乡风文明。坚持禁“燃”限“塑”垃圾减量模式,将禁“燃”限“塑”工作写入人代会、党代会决议,镇村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禁燃禁炮、移风易俗承诺书,并以红白喜事从简为抓手,治理农村陈规陋习,倡导文明乡风。积极开展“传承优良家风”活动,2023年评选“最美新乡贤”8人、“锁石好人家”12户和“平安家庭”12户,越来越多的信访户通过家风浸润,逐步转化为乡风文明的实践者、文明守法的传播者,村级矛盾纠纷逐年减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责编:王彩英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