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肖捷 曹秀平)三月春光暖,普法正当时。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助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近日,衡东县人民法院法官妈妈爱心团队联合衡东县妇女联合会走进三樟完小,以“守护校园的你”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安全教育课。活动聚焦“应对陌生人问路”“防性侵知识”“防校园霸凌”三大核心主题,通过案例讲解、抽奖问答互动等形式,为200余名师生送上实用法律知识。
图:法院干警在给学生们上法治教育课。
以案释法:陌生人问路有“安全答案”
“如果放学路上有陌生人请你带路,还说要给你零食奖励,该怎么办?”刘金良法官结合未成年人成长的特性,选取《放学路上的“好心”陌生人》为典型案例,模拟陌生人搭讪、诱骗等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应对策略。“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要立刻告诉老师和家长!”学生们踊跃举手回答。法官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强调,面对陌生人的异常请求,需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不跟随、不隐瞒,并现场教授“安全指路法”——保持3米距离指路,遇到纠缠立即向周边商铺或警察求助。
科学启蒙:防性侵教育守卫“身体边界”
针对小学生认知特点,刘金良法官采用卡通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隐私部位”概念。“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隐私区!”学生们回答道,法官通过讲解帮助学生们区分安全、警惕和危险的身体接触。结合真实案例,干警们解析了“坏人可能伪装成熟人”“网络性侵新形态”等隐蔽风险,同时发放了《安全守护手册》,帮助建立家校联动的防护机制。
趣味互动:向校园霸凌说“不”
“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也算校园霸凌吗?”在防霸凌专题环节,通过套圈抽题、有奖问答的形式,干警从法律角度解析语言霸凌、社交排斥、网络暴力等行为的危害,强调“霸凌不是玩笑,而是违法”。通过“角色互换”体验游戏,学生们感受到被霸凌者的心理创伤。法官特别指出:“旁观者的沉默是对霸凌者的纵容”,鼓励学生发现情况及时报告老师或拨打青少年服务热线,并详细讲解正当防卫与校园暴力的法律界限。
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在“法律知识闯关赛”中巩固所学内容。“我学会了用法律保护自己,还要把这些知识教给妹妹。”五年级学生王同学说道。校方负责人表示,这种沉浸式普法打破了传统说教模式,真正让法治意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尾声,法院干警们将200余份学习用品以及特制的《青少年法治安全手册》送到学生们手中,内含24小时援助热线、维权流程图解和情景测试题。刘金良法官表示:“我们将持续开展‘订单式’普法,把生硬的法条变成孩子们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智慧。”
操场上,学生们拿着“做自己的安全小卫士”手册绽放笑颜,法治的种子已然在春日校园悄然发芽。
责编:王汝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