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唐丽君)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落实,慈利县人民法院坚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3月19日,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周金英率全体领导班子及优化领导营商环境三年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部分成员赴辖区产业开发区开展“法治护航园区发展”专题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形式,精准对接企业司法需求,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在省级工业集中区慈利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吴海燕率先介绍了园区的基本情况。历经18年的稳健发展,慈利产业开发区已成功构建起以农副食品加工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导和特色的 “一主一特” 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园区已培育出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以及25家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36.77亿元,同比增长9.4%,税收收入同比增长37.06%。
随后,慈利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清华介绍,园区正围绕“三高四新”战略,通过调区扩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座谈会上,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吴若辉通报了2021年以来慈利法院司法服务园区内产业发展情况。四年来累计审结涉企诉讼案件338件,执结执行案件84件,创新运用“执转破”机制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针对恒昌公司、中兴泰公司等企业债务纠纷,法院通过破产清算程序,依法完成资产处置与债权分配,既保障了债权人合法权益,又为后续追责提供法律支撑。在湘西东市、中杰公司等案件中,灵活采取“以资抵债”“调解代偿”等方式,促成债务化解方案,助力企业盘活资产超千万元。
乾元公司董事长张翼对法院在企业破产处置案件中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法院通过“一案一策”精准施策,帮助企业化解历史包袱,为园区规范运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法治保障。
周金英在讲话中强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法院将从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大局的政治任务,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职能作用,完善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在破产处置、产权保护、纠纷化解等方面创新举措;三是注重经验总结,提炼可复制的“慈利样板”,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传等方式,帮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
会后周金英一行走访了张家界金福凯盛鞋业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调研产品生产线,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及生产经营状况。
此次调研活动是慈利法院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的具体实践。下一步,该院将聚焦企业关切,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法治动闪力。
责编:王辉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