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李甜樱子)在司法行政战线上,有这样一位女性工作者,她以专业的能力、细腻的情怀和坚定的信念,默默守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她的名字叫杨红,是一名普通的司法行政工作者,却用不平凡的坚守和奉献,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动人篇章。
初心如磐,扎根基层
杨红从小就对法律充满敬畏与热爱。考上司法局公务员的那一刻,她就对自己说:“基层是最贴近群众的地方,也是最能实现法治价值的地方”。从那时起,她便将根深深扎进了这片基层的土地,用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初心。杨红先后在宜潭、宜阳、兰江、大堡等司法所工作,常宁这方热土,布满了她追寻初心的足迹,老百姓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司法红”。
专业敬业,守望平安
杨红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她深知,司法行政工作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无论是纠纷调解、社区矫正、法治宣传,还是法律援助,她都力求做到最好。她在深耕法律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广泛地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知识,并成功取得了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师等专业资格。多年来,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和出色的沟通能力,成功化解了480余起矛盾纠纷,得到了辖区内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在2023年的一天,一对夫妻来到司法所,女方哭诉男方家暴,男方指责女方出轨,两人持续对骂,吵闹着要离婚。杨红先是安抚好两人的情绪,而后分别倾听了他们的诉求和想法,了解到男方为省出孩子高达10万元的学杂费,在酷暑时期停掉了整个楼层的生活用电,甚至做出剪断洗衣机电线的冲动行为,是导致两人矛盾激发的主要原因。这时,杨红便引导他们发现对方的爱和付出,增进夫妻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并对双方进行普法教育,提醒他们某些行为可能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双方这才冷静下来。经过此次调解,双方彻底消除心结、重归于好,感情至今稳定和睦。今年春节期间,杨红与工作人员在工作走访期间偶遇这对夫妻正带着孩子逛街,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在那一刻,杨红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用心用情,传递温暖
社区矫正工作一直以来是司法所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学过心理咨询的她始终把社矫对象的心理矫正放在首位,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用心解决他们的困难。有一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大鹏(化名)学业倦怠,一心只想高中毕业后就参军入伍。入矫之后,杨红多次找大鹏谈心谈话,帮助分析现实所面临的选择,并强调大鹏因为社区矫正的原因,不具备参军入伍的条件,建议其努力备考,争取考入大学深造。大鹏在深思熟虑之后,接受了建议,发奋读书,并如愿考取了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大鹏一家都在第一时间向司法所报喜,欣喜无比。杨红又为其办理了免于社区矫正日常打卡手续,使其能安心在校园里读书。
2024年10月30日,社区矫正对象小铭(化名)临近中午一点还没有签到打卡,杨红在督促小铭打卡的电话中了解到,他正带着女儿在医院里缝针,所以才忙到差点忘记打卡。他女儿在学校里不小心撞到了门,使其左眼眉处受伤,里外缝了十几针。小铭作为家长又气又急,想到好了之后女儿眼眉处会留下红色的疤痕,越讲越激动,声音几近哽咽。杨红听后耐心开导他:“上天只会给他在意和喜欢的人做上标记,使他们区别于普通人。眉尾有红痣,意为喜上眉梢,代表着人际关系好,经商有一套。你好好培养你的女儿,将来她一定会出人头地的。”听了杨红的话,小铭在电话那头开心地笑了起来。
杨红用她擅长的心理学,走进了每一个社区矫正对象的内心,使他们从暗影追寻到了光明、用积极的生活态度融入社会,稳定了一个个小家庭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方平安。
勇于创新,推动发展
杨红深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她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探索创新工作的方法,把法治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她把屋场恳谈和普法宣传活动结合起来,走进乡镇所有的村社区,真正让法律知识深入民心、播下法治的种子。她把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糅合防性侵知识,到常宁市各中、小学校巡讲,普及防性侵、安全教育、校园霸凌和禁毒等知识,生动活泼、诙谐通俗的讲课风格,让孩子们在课后还围着杨红索要签名。经过她的不懈努力,不仅提升了工作质量,也为司法行政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阳春有脚,弘道养正”。杨红只是无数女性司法行政工作者的缩影,正因为有她们这样一群人的存在,让司法行政工作更加有温度、有力量。
责编:王汝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