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唐柳)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畅通“执行不能”案件依法有序退出的通道,推动市场主体良性循环,慈利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执破融合机制,组建“执破融合合议庭”。这一举措标志着慈利法院执转破工作正式开启全新篇章。
创新机制 破除执破程序衔接壁垒
慈利法院成立执破融合合议庭,旨在打破执行与破产程序壁垒,实现两项程序高效衔接、优势互补。该合议庭由执行局与民商事庭的资深法官共同组成,主要负责审查执行转破产案件,协调并解决程序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统一裁判尺度,为执行转破产工作提供专业、高效的集约化保障。
精准甄别 引导“僵尸企业”有序退场
充分发挥执行程序“识别功能”和破产程序“救治功能”,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启动执转破程序,引导“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释放生产要素,盘活市场资源。同时,对于具有挽救价值的企业,积极引导其通过破产重整、和解程序获得新生,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高效审理 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始终秉持“快立、快审、快结”的工作原则,通过不断简化审理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全力提高案件办理效率,最大程度降低破产程序成本,切实维护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合法权益。通过高效处理执行转破产案件,该院不仅能够有效清理执行积案,切实化解执行难问题,还能有力促进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为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总结经验 持续完善执破融合机制
持续深入梳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更为科学、规范、高效的执破融合工作模式。同时,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破产管理人的沟通协作,凝聚各方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执行转破产工作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强大的司法力量。
责编:王辉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