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遵辉:35载司法耕耘,他微光如炬,照亮公平之路
2025-02-11 16:13:40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王辉 | 作者:龚安妮 刘栓 | 点击量:10636         

湖南法治报讯 通讯员 龚安妮 刘栓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为进一步激励全体干警以能动司法促进提质增效,即日起,永定区人民法院宣传中心开设“凡人小事”系列专栏,介绍推出一批在审判执行、立案信访、审判辅助、审判管理等不同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普通法院干警,展播他们为群众做好“小事情”、解决“小问题”、调处“小矛盾”的“凡人小事”。

初见覃遵辉时,他脚步匆匆,手里抱着厚厚的卷宗,正忙着调解一起离婚案,眼神里透着专注与坚定。

自1990年,进入永定区法院工作,今年是第35个年头。35年来,他先后担任过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员额法官、副庭长、庭长等职务;35年来,他始终不忘为民初心,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

“一定要有公信力,有耐心。”当问起如何做一名好法官时,覃遵辉指着办公室文化墙上的一句话说:“我们应当懂得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公信力:4年受理案件839件,审结743件,结案率达88.5%

覃遵辉常说:“司法公信力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要靠每一个法官,在每一个案件中,实实在在为当事人主持公道,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覃遵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22年,覃遵辉审理一起农民工讨薪案,成功为16名农民工追回14万多元血汗钱。

案件还得从2018年说起,彭某等16名农民工先后结伴到张家界某住宅项目工地从事泥瓦工、小工工作。到2022年1月经与包工头李某辉结算,已累计拖欠工资达14万多元。结算容易讨薪难,包工头说上面没有给他拨款也是无力解决,随即给农民工们出具了工资欠条,便再无音讯。

2022年,永定区法院受理此案后,委派民事审判二庭负责审理。拿到卷宗后,覃遵辉也倍感压力。

因彭某等人手中仅有包工头李某出具的一张欠薪欠条,但没有劳动用工合同。谁是劳动用工主体?农民工是在为谁提供劳动?计算薪酬的依据在哪里?……

通过案情分析、多方走访调查收集证据。同年12月,永定区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通过庭审调查、当事人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依法判决被告李某、劳务公司共同支付16名农民工劳动报酬140523元,深圳市某建筑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像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据不统计,自2020年至2024年,覃遵辉个人受理各类案件839件,审结743件,结案率达88.5%。无论是复杂的疑难案件,还是琐碎的家长里短纠纷,他都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证据、每一次庭审。

耐心:5次调倾情解离婚案,一别两宽各自安

永定区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每年都会受理各类案件,覃遵辉则像是一台精密的仪器,拆解着纠纷的乱麻。在他的工作里,没有跌宕起伏的传奇大案,更多是柴米油盐堆砌起的家长里短。

2022年,一对夫妻,走进法院时,眼神里满是疲惫与决绝。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可离婚事宜却因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权问题陷入僵局。

覃遵辉接手了这起案件。初次调解时,双方剑拔弩张,每谈及房产、存款,都争得面红耳赤。关于孩子抚养权,更是互不相让。调解室里火药味十足。

面对这般棘手的局面,覃遵辉没有丝毫退缩。他深知,简单的判决无法真正化解矛盾,只有耐心调解,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才是解决之道。

第二次调解,覃遵辉提前准备了详细的财产清单,一项项与双方核对,耐心解释法律规定与分配原则。可夫妻二人依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再次陷入僵局。

覃遵辉没有气馁,他分别与夫妻私下交流,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掌握关键信息后,覃遵辉提出了一个初步方案,开启了第三次调解,却依然无功而返。

于是,第四次调解前,覃遵辉走访了夫妻双方的工作单位、孩子的学校,全面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孩子的学习环境。在调解中,他拿出收集到的资料,以事实为依据,这一次,双方终于有所松动,但仍未达成一致。

终于,在第五次调解时,经过漫长的协商,夫妻二人终于达成一致。财产分割有了妥善安排,孩子抚养权也确定了。当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时,覃法官紧绷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起离婚案只是覃遵辉法官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缩影。在每一次调解中,他都用耐心和专业,为当事人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他深知,法律不仅是解决纠纷的工具,更是修复社会关系的良方。在平凡的岗位上,覃遵辉用无数个这样的小事,诠释着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成为百姓心中守护公平正义的温暖力量。

责编:王辉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