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刘波)2025年1月3日上午,南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涌入了一群女工,因公司欠薪已超半年,她们要求法院迅速立案执行。经诉讼服务中心统计,申请执行讨要工资的女工共计23人,总金额114950元。
■“执前督”,坚持人民至上
因案件涉及员工人数众多,且员工的血汗钱关乎民生根本,兑现刻不容缓。经审核,南县法院执行干警发现该执行申请符合执行立案前督促履行程序,并依法启动了“执前督”程序。
经执行法官多次电话联系,2025年1月7日上午,被执行人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某终于来到南县法院执行调解室。在办公室里,杨某说,自己平时事物繁忙且公司员工众多,能认识的并不多,不确定公司是否拖欠员工工资,而且拖欠工资的是公司而不是自己。面对杨某的推诿,在场的女工群情激愤。执行法官迅速打断了杨某并向女工郑重承诺,将会竭尽所能帮员工把工资款执行到位。
■“找外援”,凝聚执行合力
据女工反映,该公司拖欠众多员工工资,除已申请执行的23位女工外,另有114位员工正在申请劳动仲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执法法官迅速将这一情况向执行局长作了汇报。立即邀请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商欠薪解决办法。局长当机立断。
2025年1月7日下午,有法院执行局、县劳动监察部门、县经开区法制办三方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在县经开区会议室召开。
“拖欠的所有员工工资必须优先解决,尚欠园区平台公司460多万元的款项及租金可以稍后处理”。县经开区法制办负责人旗帜鲜明。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有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公司和法定代表人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县劳动监察部门负责人语重心长。
“发展中的问题只能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要及时还清欠款,依法合规经营,为自己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执行局负责人一语中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多方努力,会上,杨某当场作出承诺,将尽快偿还债务,并召开员工会议,达成支付工资的方案,稳定他们的信心。
■“治未病”,实现案结事了
1月10日,南县法院执行款专户收到了某公司全额缴纳的工资款,执法法官还得知,该公司已与114名员工达成2025年2月7日开工后发放工资的协议。这114名员工已全部撤回仲裁申请。
1月11日,南县法院执行局向23名女工发放了工资款。在年前拿到工资款,女工们喜出望外,纷纷向执行法官表示感谢。
这便是南县法院转变执行理念,由“末端执”转向“前端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南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执行源头治理新路径,把“有利于执行”理念向前延伸到立案、保全、审判各环节,健全“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加强“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实践运用,与各部门乡镇建立执行联动机制,加强执行协作,缩小执行立案“进口”,拓宽纠纷化解“出口”,2024年以来执行保全案件548件,执行完毕率43.95%,同比上升3.87%,执行到位率49.95 %,同比上升6.05%,新收执行案件1806件,同比下降5.94 %。
责编:杨绍银
一审:杨绍银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