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田梅 周炫宇 )“找到了!找到了!”12月23日凌晨1点,随着众人的一阵欢呼,一名迷失在群山深处的老人,在吉首公安“人力+警用无人机”的全力找寻下,成功得救。
12月22日晚7点左右,吉首市公安局河溪派出所接到河溪镇马鞍村村民报警,称其57岁的亲戚张某中午外出后不知去向,家人通过电话了解到老人在山中迷路,眼看天色已晚,担心老人发生不测,请求警方的帮助。
接警后,派出所值班民警根据老人家属提供的线索,立即赶往老人走失地马鞍村蜈蚣形桥梁的进山入口与报警人汇合,随后通过电话再次联系上了迷路的老人,询问老人所在之处的周边环境,并叮嘱老人选空旷处点燃小火堆,能够取暖的同时也利于搜寻队的寻找。
天气寒冷,山上地形复杂、沟壑纵横,老人夜间滞留山中随时可能遇到危险。河溪派出所立即向指挥中心请求增援,并召集村干部及熟悉山路的村民组成搜救小队,连夜进山开展地毯式搜寻。
在人力搜寻的基础上,启用无人机开展空中搜寻,对于人员难以到达、树林茂密等地,通过热成像功能,进行高空“地毯式”搜索,快速缩小范围,提高搜救效率。
“起飞!”无人机小组迅速进入搜救工作中,经过十多分钟的搜索,定位到老人的具体位置,帮助搜救队进一步缩小了搜救范围。此时天空下起了雨夹雪,山上的气温接近0摄氏度,山路湿滑、陡峭难行,每一步都是荆棘杂草缠身,搜救人员利用头灯照明、用镰刀开路,步步向老人所在方向搜寻。“有人吗!有人吗!”一遍一遍的呼喊声响彻寂静的山林。
凌晨1点左右,在一处斜坡下的灌木丛中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搜寻小组随即沿斜坡滑下去,一头钻进了灌木丛,发现了老人身影,此时老人蜷缩在灌木丛中瑟瑟发抖,民警赶紧将老人抱出灌木丛,与闻讯赶来支援的搜救人员一同,拨开满是刺的荆棘条,小心翼翼地将老人转移到安全地方,轮流背着老人下了山。“实在太感谢你们了,不然这样的冬夜,想想都后怕。”老人家属激动地向所有参与救援人员表示感谢。
无人机科技赋能警务实战。此次救援行动,无人机化身“天空之眼”在警务工作中发挥实效。下一步,吉首公安将不断完善“人机互动、空地一体、联勤巡防”的防控体系,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增添防护力量。
责编:李颖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