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政法系统“一把手”访谈丨司法为民绘就幸福底色 专访祁东县司法局党组书记肖轲
2024-12-03 10:32:43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樊芳 | 作者: | 点击量:7097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 王汝福 李少华

民生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近年来,祁东县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职责,想办法、出实招,在优化法治化发展环境、推动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服务保障人民合法诉求等方面精准发力,彰显司法担当,绘就幸福底色。近日,衡阳市委政法委与《湖南法治报》共同策划的“衡阳政法系统一把手访谈”栏目,对祁东县司法局党组书记肖轲进行了专访。

肖轲

湖南法治报:在推进“三高四新·法治护航”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中,祁东县司法局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的法治服务?这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肖轲:近年来,祁东县司法局秉持法治精神,深化法治实践,不断创新和完善法治护航机制。为构建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懈努力,为祁东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首先,我们紧紧围绕企业实际运营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高四新”战略要求,启动了“三高四新·法治护航”3年专项行动,同步推进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3年专项行动。通过精准施策、细化服务,为企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严把政策文件的法制审核关。建立了完善的法制审核制度,明确了审核的流程和标准,坚持全面审查、突出重点的原则。对于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社会关注度高的政策文件,我们更是严格把关,确保其出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建立了政策文件的备案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每一项政策、每一份文件都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法律风险。今年已累计完成了107件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在履行政府法律顾问职责方面,我们始终秉持专业、高效、公正的原则,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今年1月至9月,共接收行政复议申请61件。其中立案受理47件,已审结37件。坚持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确保每一起行政诉讼案件都有行政负责人亲自出庭,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进一步增强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两级关于《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落实方案》,建立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专项台账。对每一件涉企案件进行细致梳理和跟踪管理,确保案件处理过程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同时,积极督促相关行政机关认真履行涉企行政复议决定书,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湖南法治报:在推进平安祁东建设的过程中,县司法局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以及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取得了哪些具体的成效和反响?

肖轲:平安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石,县司法局始终坚守这一底线,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了全县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在筑牢社会稳定底线方面,县司法局重点做了3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的重点管理。司法局通过全面清底排查走访,基本实现了底数清、动态明。同时,利用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在矫通APP”、微信管理群等现代科技手段,织密了监管网络。截至目前,全县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现象发生,也未出现社区矫正重大负面舆情、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案(事)件。

二是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通过落实“五源共治”机制,各司法所与属地党委政府、派出所、法庭紧密配合,扎实推进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全县已在湖南司法行政系统平台录入人民调解案件1143件,涉案金额高达110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三是积极做好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和护航旅发大会百日攻坚行动等重点工作。通过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节点的安全稳控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强化社会法治氛围和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县司法局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是落实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司法局持续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和法律“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行动,通过多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其次,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反电诈、禁毒3项重点工作,开展了“利剑护蕾·雷霆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有力地打击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防骗意识和禁毒意识。

我们还联合“谁执法谁普法”单位,在全县人流密集区域开展了各类专项普法活动。今年以来,全局上下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200余次,共发放普法宣传资料2.1万余份,法治文化产品800份,发布相关主题新闻报道50余篇。

湖南法治报:在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方面,县司法局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来打造优质法律服务品牌?

肖轲:县司法局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践行公证为民理念。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和全面推行“谁首次接待,谁最终负责”的办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有效避免了群众在办理公证过程中多次往返、重复提交材料的情况。针对70岁以上老人和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我们建立了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办理。对于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提供了公证法律援助,减免公证费用。司法局还通过加强内部集中讨论学习和横向联系兄弟单位,不断提升公证人员的业务技能,连续多年实现了公证零失误的优异成绩。

打造优质法律援助品牌。通过试行法律援助点援制,打破传统的指派制,鼓励、支持申请人自主选择案件承办人,通过建立完善点援案件质量工作机制。对法律援助律师实行动态管理,切实保障点援案件的办理质量,确保了受援人的选择权。同时,简化了申请流程,畅通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基本做到了当天申请、当天指派,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在远程探视方面,县司法局积极落实远程探视利民之举,为服刑人员家属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探视服务。从祁东远程探监工作开展以来,司法局多年探视人数和服务人次均居全市第1。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服刑人员家属探视路途远、成本高、会见难的问题,还有利于促进服刑人员的改造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湖南法治报:近年来,县司法局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升级和法治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肖轲:在自身建设方面,县司法局不断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2024年,我们紧密围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对白鹤、归阳、白地市、太和堂等司法所进行了示范性规范化改造。不仅在硬件设施上得到了显著提升,还在制度建设、人员配备、业务开展等方面实现了全面优化,打造了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的基层司法所。

法治人才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关键。在强化法治人才保障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创新举措:

一是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开展年度学法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县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法治素养和执法能力。推动落实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和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以及法治建设年度报告制度,通过以考促学、以督促改的方式,不断推动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提升。

二是严格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今年全县报名参加行政执法考试的人数达到1624人,创下历史新高。我们还在全县开展了行政执法资格管理的排查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管理。

三是多渠道助力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按照年初制定的人才发展规划,从局机关选派了两名优秀中层干部担任基层司法所所长,从基层司法所和法律援助中心推荐了3名优秀青年干部为入党积极分子。同时,我们分批次安排了9名司法所所长参加全省司法所长培训。

通过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祁东县司法局在法治人才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责编:樊芳

一审:樊芳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