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支持影响校园欺凌的发生
2024-11-18 11:33:24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马志军 | 作者: | 点击量:14144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方日飞)校园欺凌,它像一把利刃,深深刺痛并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与学习生活,已成为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教师支持包括情绪性支持与工具性支持两个维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特别与校园欺凌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教师支持不仅能够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还能对受欺凌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

教师情绪性支持助力化解欺凌风险。五年级小光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不幸的是在他进入五年级的时候,他的妈妈得了一癌症,原本普通的家庭一下坠入困境,学校组织了一次爱心募捐,社会各界也伸手了援手,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妈妈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同年级的小奕多次在公开场合对小光嘲笑、推搡、羞辱:“你妈妈都是我们救回来的,她还没死吧?”几次后小光忍无可忍,在小奕再次欺凌他时,他还手打了他,矛盾冲突爆发后,班主任老师批评了两个孩子,小奕悻悻离去,小光带着一肚子委屈离去。心理老师了解到事情的详细情况后,约谈了小光,给予小光足够的理解、信任后,小光敞开心扉,释放了所有的委屈和不满,渐渐重回那个阳光自信的男孩。多年后,正如他再次谈起这个话题:“幸好老师当时理解了我心里有多么难受、委屈和愤怒,不然我可能将带着这些情绪,去攻击那些嘲讽我的人,用拳头让他们闭嘴;我也可能从此投不起头做人,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小光的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教师关爱、同理学生情绪的情绪性支持,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被关心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能够有效化解学生因欺凌产生的负面情绪,避免学生采取极端行为,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安全感,从而减少校园欺凌对学生的伤害。

教师工具性支持助力被欺凌者摆脱困境。教师工具性支持是指教师提供各种学习工具、资源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教师工具性支持在校园欺凌者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小易在初中因转学、学业不佳、肥胖等遭遇同学言语欺凌,他多次向班主任反映,然而班主任未予重视,只是简单处理,这使得欺凌者变本加厉。小易告知母亲后,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情况依旧没有改善,小易因此陷入困境,成绩下滑且不愿上学。后来,小易向物理老师和历史老师提及此事。这两位老师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们给予小易高度关注与支持。在处理欺凌问题上,他们密切留意小易的处境,帮助小易寻找新的朋友,积极解决欺凌现象,时常关心小易是否再次遭遇欺凌。同时,在学业方面也对小易全力帮扶。在物理老师和历史老师持续数月的支持下,小易逐渐走出阴霾。他不再受欺凌的困扰,心态逐渐恢复正常,学习状态得以调整,成绩逐步提高,最终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高中。小易的经历告诉我们:教师对被欺凌学生的工具性支持尤为重要,为他们提供学习与生活上的辅导和实质帮助,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社交技能,提高他们应对和预防欺凌的能力,深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轨迹。

因材施教综合支持成效显著。三年级的小宇因家庭缺乏关爱、父亲常暴力打压他等环境不良导致学习和行为问题,常欺凌同学;同班的小雨因家庭离异、缺乏父母关爱,在更换关爱他的任教老师后,成绩和表现逐渐变差且常被欺负。老师对小雨采取“持续关注+压实责任”,对小宇采取“学业指导+情绪关怀”的工具性支持策略。经过近四个月的干预,小雨胆子变大、成绩上升且不再被欺负;小宇成绩进步、学会正确表达情绪且减少了欺凌行为。小宇和小雨的案例证明:多种因素影响校园欺凌,教师积极支持能让学生感受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归属感形成,减少欺凌等不良行为。教师根据小雨和小宇的不同家庭环境及性格特点,因材施教,综合两种不同的支持,改善他们的学习和行为状况,增强其自信心和社交能力,进而减少校园欺凌。

如果把“教师支持”比喻成教师对处于校园欺凌事件中的学生的某种合理的偏爱,这份“偏爱”如彩虹一般,可以缓解不同诱因导致的欺凌,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校园欺凌防治道阻且长,但仍需竭尽全力。要提升教师支持的力度、效度和长度,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切实关注教师的情绪。从源头上拒绝“师源性再伤害”,不要让老师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带来的消极情绪,在面对校园欺凌时产生淡看、漠视、忽视的心理。

着力提升教师防欺凌的意识。每年对教师的培训要增加防欺凌专题培训,让广大一线教师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对霸凌者来说,如果不及时遏制错误的行为,将来可能会导致违反犯罪;对被霸凌者来说,可能会造成身心的伤害。

加强教师支持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注重教师情绪支持和工具性支持技巧的培养,让每一个教师教师有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和担当。

校园欺凌防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针对学校现有资源不足现状,还可借鉴社会工作介入的理念和方法,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校园欺凌防治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责编:马志军

一审:马志军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